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08-11 21:06:10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蘇教版 教案
[教材簡析]
本節課教學求積的近似值。教材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列出乘法算式,并要求計算后把得數保留兩位小數。因為解決這個問題所涉及的小數乘小數的計算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小數的近似值,都是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所以教材讓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要求直接填出得數,以鍛煉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隨后的“練一練”讓學生在獨立計算的基礎上,分別要求把乘積保留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鞏固例題學習的方法。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求近似值的方法,學會求積的近似值,并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寫出下表中各數的近似值。(練習十五第1題)
、 先讓學生說說“精確到個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是什么意思?再讓學生按要求取近似值。
、 學生交流并說說方法。師強調1.9736精確到十分位時,不能去掉小數末尾的0。
2、引入新課。
談話:我們已經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值,在實際應用中,我們也常會遇到求小數近似值的方法。例如小數乘法中,有時積不需要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積的近似值)這節課,我們就用“四舍五入法”來求積的近似值。
[設計意圖:把練習十五的第一題提前處理,目的是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為新知的學習作知識上、方法上的鋪墊。]
二、教學新知。
1、教學例3。
。1)出示例題,弄清題意。
提問: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個數的1.6倍?該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3.18×1.6
(2)師:想一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注意些什么?
。ńo學生一些思考時間,教師有意指一指“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3)學生獨立計算。一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
。4)明晰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
先請板演的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在學生表述的同時教師穿插提問:
、 乘積保留兩位小數,你是怎么想的?(明確求積的近似值,看保留小數的后一位“四舍五入”)
② 橫式上為什么用約等于號?(明確得數是寫積的近似值)
(5)追問:誰能來說說怎樣來求積的近似值?
學生交流。
。6)教師結合板書小結:求積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相乘的積,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數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寫橫式得數時,注意要用約等于。
[設計意圖: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在以上環節中,先讓學生經歷了獨立思考、嘗試解決的過程,體驗到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然后,組織學生交流,使學生在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明晰方法,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和歸納整理的能力。]
2、實際應用。
談話:生活中有哪些情況要求積的近似值呢?
學生交流,可能會說到付錢時要保留兩位小數,讓他說說理由。
教師說明:因為人民幣最小是分,所以付現款時,通常要保留到“分”,就要通過“四舍五入法”求積的近似值,保留兩位小數。
[設計意圖:安排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求積的近似值在生活實踐中的用途,從而體驗數學的實際價值。]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
求出下面各題積的近似值。
。1)得數保留一位小數:7.2×0.09 0.86×3.2
。2)得數保留兩位小數:0.28×0.7 5.89×3.6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組織交流,說說怎樣求積的近似值?
2、練習十五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組織交流,說說想法。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的練習,使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掌握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
四、全課總結。
今天,在同學們的努力下,我們一起學會了求積的近似值,誰來說說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五第2、3、5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