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23:36:10
教材簡析: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整數筆算方法學習的最后一個單位。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三位數的加減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再加上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按照《數學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規定四則筆算已經學完。之所以沒有安排更復雜的筆算,一方面是由于計算器在現實現實生活中已廣泛應用,筆算的現實使用價值已經降低,另一方面,學生已經有可能利用對學過的筆算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去嘗試進行再復雜一些的筆算。由于三位數乘兩位數與上冊所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在算理上是相同的,在算法上只是稍有發展,所以教材的安排突出了兩個特點:一是由一般到特殊安排教學內容,二是倡導以學生自主嘗試計算作為學習的主要方式。本單元的口算也是在已有的口算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算法遷移完成口算學習的,與以往的口算內容相比,只是積末尾的0的個數有所增加。二是倡導以學生自主嘗試計算作為學習的主要方式。本單元的口算也是在已有的口算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算法遷移完成口算學習的,與以往的口算內容相比,只是積末尾的0的個數有所增加。
第一課時(總1)
教學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p.1例題,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類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計算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學生自己出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并筆算。算完后互相檢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書,說說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主要說清楚分別要用第2個乘數的個位、十位上的數去乘)。
二、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
讓學生看圖后,讀讀題目的意思,說說怎么列式?
隨學生回答板書:144×15
指出: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三、探索算法:
1、學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換算法,說說自己怎么算的?有問題么?
2、找幾個學生的做法板演,分別說說各題錯在哪里?正確的該怎么算?
[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數是兩位的,要分兩次乘。
(2)分別用第一個乘數三個數位上的數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個乘數分別去乘]
另外再指出:個位乘得的積末尾和個位對齊,十位乘得的積和十位對齊。
總結:
(1)用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三位數;
(2)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
(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題
1、做“想想做做”第2題(做在書上)
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中很容易出錯,除了上面說的錯,還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題:說說錯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別要注意三位數中間有0時,不能漏乘;還要注意不能忘記每次計算時的進位。
2、完成第1題
讓學生在作業本上寫出豎式進行筆算,算完后指名說說得數。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列豎式計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豎式計算類似的題目時,通過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能使筆算方便一些。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讀題,指名說題意。
提問:要求算出每種水果各賣了多少元,就是要算出總價,總價是怎樣計算的?
(板書:數量×單價=總價)
學生列式計算,寫在作業本上。
五、總結:
(1)用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三位數;
(2)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
(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六、布置作業
“想想做做”第3題
板書設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筆算:144×15 (學生板演)
第二課時(總2)
教學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2) 教材第2-3頁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并能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提高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進一步熟悉中間有0的乘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昨天我們學習的三位數乘兩位數,主要錯誤有兩種:一是進位問題,二是乘數中間有0。
分別板書:845×37 604×28
第一題:(師生共同完成)這題的數都比較大,多次需要進位,大家在做的時候,有的不知道進位該寫在什么地方?我們可以把每次的進位有序地寫在旁邊(邊算邊示范,其他學生照樣子寫)算完后,指出:這樣記一記,就可以更清楚了。
補充:如果算式是要算37×845,你覺得豎式可以怎么寫?為什么?
通過兩個豎式的對比,使學生清楚原來的寫法要乘3次,交換以后的算法只要乘2次,還是交換以后的算法比較簡便。
指出:三位數和兩位數乘的時候,為了計算的簡便,我們更習慣于把位數多的乘數寫在上面。
第2題,先讓學生算,算完后分別說說兩次乘得的結果。問:這里都需要和0乘,為什么一個結果中有0,而另一個結果中沒有0呢?
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白:當個位上需要進位時,這個0就被進上來的數取代了;當個位上乘的結果不需要進位時,0還是有的。
二、口算練習
“想想做做”第5題
比一比誰做得又快又準確。(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口答。
交流:這些題你算的時候有什么竅門么?(可以先不考慮后面的0,算出結果后再添上幾個0)
問:第一組題下面2題為什么得數會一樣呢?
三、解決實際問題:
1、“想想做做”第7題:
讀題,問:你有疑問么?(可能會有學生提出為什么汽車的速度慢但需要的時間還少呢?)可讓別的學生幫忙解答這個疑問。(說明:雖然都是從北京到上海,但實際路程的長度是不同的)
分別列式算出兩條路的長度。
交流后明確:“速度×時間=路程”
2、第8題
讀題,解讀“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義
學生選擇必要的信息解決問題。
3、第9題:
讀題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準備如何解答?(可以分別用乘和減兩種方法,這里可能更多的會考慮用乘法)學生列式解答,在交流的時候主要要讓學生說完整的解答過程。
4、第10題:
學生讀題看圖了解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決的問題。
幫助學生理解:“已賣出的”要按“每個16元”計算,而“剩下的”要按“每個13元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回答,說說解題思路。
四、思考題
學生嘗試練習,交流探討思考過程,最后的出結果。
五、課堂作業
p.2第6題
板書設計: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2)
(練習課學生板演)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