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19:33:36
教學內容:練習三第9~14題
教學目標:
1、繼續進行一些計算方面的練習,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技能技巧
2、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計算技能的提高。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
1、口算:
15×5 90÷45 64÷4 84÷6
48÷16 12×7 6×16 60÷12
76÷2 5×14 91÷7 96÷24
給學生一定時間完成,交流時注意正確率,如果有典型的錯誤再說說口算的方法。
2、筆算(完成第11題上面的4題)
指名板演,講評時說清楚試商、調商的過程
二、解決實際問題
1、(第9題)要求學生讀懂題目意思后,分別算出用各種交通工具各需要幾小時?
結合講評,讓學生明白這樣幾個問題:
這類問題,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行程問題”。這類題有三個基本信息:路程、時間和速度。(結合題目中的信息,具體說說路程、時間、速度分別指的是什么?)
剛才我們解決的問題,都是求出其中的時間,用的是除法,這里有一個基本的方法:時間=路程÷速度,
誰能舉例來說明根據這個關系,還有哪些基本關系呢?
從算出的結果來看,你有什么發現?
(速度越快,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少。)
根據這些速度數據的特點,你有沒有其他算時間的巧辦法么?
(比如說在算出騎自行車需要18小時后,發現公共汽車的速度是自行車的3倍,但需要的時間應該是反過來的3倍,也就是18÷3=6小時……)
(這個發現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給學生比較多的時間去發現、驗證、應用等)
你還能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其他問題嗎?
指出:最早我們想到用除法計算,是因為平均分。學到現在,我們的經驗會告訴你,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也常會用到除法。比如說求幾倍的問題,上面說到的求時間或速度的問題、單價或數量的問題等等,還有我們前面練習中遇到的根據面積和長求寬的問題等等。
2、完成第12題
學生讀題,回憶上次我們講到這類問題的時候是怎么想到用除法來計算的呢?
完成該題。交流。
3、對比練習(第14題)
讀題后讓學生先獨立去解答。
交流時要請學生說清楚自己每步算的是什么?或者自己為什么會這么算的?
建議:當題目不能一步解決的時候,最好是一步一步地分開了寫清楚,且在前面有簡單的提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自己解題的好習慣,而且也能使別人很清楚地看出你是怎樣思考這個問題的。
4、思考題:
可以先提示學生根據算式( )÷27=26……18求出被除數是720,再根據720÷72求出正確的計算結果是10,從而解決問題。
三、課堂總結
四、布置作業:
該頁剩下的練習。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