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15:47:10
教學內容:P59--6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探索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簡便計算。
2、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簡便計算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1、游戲:一生報一個100以內的數,另一生快速搶答出另一個和它相加得100的數。
提問:每組兩個位上和十位上的和各是多少?兩個數相加的各是多少?
得到:如果兩個位上數的和是10,十位上數的和是9,就正好湊成100。
2、你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嗎?
3、你能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嗎?
4、引入新課。
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今天我們就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學習簡便計算,(板書課題)
二、新課。
1、教學例題。
出示書P57的圖,說說題中的信息。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再同桌交流。
指名學生回答,師板書。
學生甲:我這樣算
29+46+54 (依次把三個年級的人數合起來)
=75+54
=129(人)
學生乙:我這樣算
54+46+29(54和46可以先寫,先計算得100)
=29+100
=129(人)
學生丙: 29+(54+46)(54和46可以先湊成100)
=29+100
=129(人)
提問:你是怎樣算的?哪種方法簡便?為什么?
想:這里有三個數連加,54和46可以先湊成100,應用加法的結合律先把這兩個數加起來。
追問:這里的計算是怎樣簡便的?
得到:這道連加題按順序算要用筆算,現在應用加法結合律,把能湊成整百的數先加起來,再加另一個數只要用口算這種方法就比較簡便。
補充說明:如果能在列式的時候已經觀察到三個數中,其中兩個數可以湊成100,那么可以寫在前面,這樣不需要運用加法運算律就可以使計算比較簡便。當然,也可以在列式后,再利用加法運算律使計算簡便化。
2、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69+75+25 78+(47+22)
86+14+58 47+59+42
學生在自己練習本上練習,指名板演。
核對并小結:
(1)能利用加法運算律的,可以使兩個數湊成整百的,可以把這兩個數寫在最前面,也可以套上小括號。
(2)如果前兩個數相加,已經是整百的,就不需要利用加法運算律了,直接計算即可。
(3)如果不能簡便的,那就按照原來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三、想想做做
1、P59.第1題。
學生獨立寫出三個數的和,集體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2、P60第4題。
觀察表里的數,想一想如何算比較快。
3、P60第6題。
觀察表格,提問:
a+b表示什么意思?a-b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成。
四、作業
P60.第2、5題。
課前思考:
本節課是運用加法交換、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是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新授課,課堂上應先對已有知識進行復習,尤其是訓練學生能夠湊成整百的,可以采用師生對口令的方法,老師出一個數,學生將它湊成整百的數。
新知的教學可以采用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然后師生討論得出結果,應該強調的是在用簡便方法計算混合運算時,要引導學生仔細審題,有些混合運算本身按照運算順序做就已經是最簡便的了,有些簡便運算是需要運用交換律和結合律同時進行的,而計算的過程中一般是不將交換律這一步寫出來的,有些混合運算不只能按照運算順序做,沒有簡便可言。
教后反思:
對于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對加法的一些運算規律已經有所了解,這是搞好本課時教學的有利條件。在此基礎上,本課時的教學應著重幫助學生把這些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對于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運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對于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憑借知識意義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學運算定律的運用。另一個方面,運算定律的運用也為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供了極好的機會。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探究、嘗試,讓學生交流,相應地,老師也應發揮主導作用,當學生探究時,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學生的思路,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啟發,當學生交流時,耐心傾聽,洞悉學生的真實想法,加以必要的點撥,幫助學生講清自己的算法,讓其他同學也能明白。
今天的學習內容主要是運用昨天所學的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同學們學得比較輕松,并且口頭表達能力也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從學生的作業反饋來看出現了如下錯誤,計算295+37+63這一題時,有學生直接不抄題目就做成
295+(37+63)
=295+100
=395
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事先我估計不足,今后在教學這一內容時,我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安排一些改錯題,以增加學生的辨別能力。
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使一些計算變得比較簡便,例題通過不同的計算讓學生比較出,那一種計算比較簡便,這樣的計算運用到了什么運算規律。讓學生知道不光要簡便,還要知道為什么可以這樣做,依據是什么?
但是最后的作業中還是有同學直接在題目中就加上了小括號,用上了結合律,把原題給改掉了。還有同學交換了兩個數,不會盡量做小的交換,感覺學生學得不夠靈活,這方面需要多練習。
教后反思:
運用加法交換律\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學生對于比較簡單的能夠湊成整百的數,學生做起來比較熟練,但是湊成200\300\400等的簡便計算,部分學生不是十分靈活。
在運用脫式計算混合運算中,學生經過觀察有時能夠看出湊成整百的數,但在具體書寫時常常省略了必備的小括號,直接進行計算。
在解決問題時,學生的思維顯得比較活躍,有的直接列出比較簡便的綜合算式,有的列出算式后運用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整課的課堂效果較好,問題出在一小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身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