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以及相關的簡便計算”教學設計

2009-07-22 15:28:13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61-62頁例題,及62-63頁“想想做做”的第1-4題。

  設計思路

  這部分內容是在教學了加法的運算律及相關簡便運算后學習的。對于乘法運算律的教學,不應僅僅滿足于學生理解、掌握乘法定律和運用乘法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學習的過程,在學習中受到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啟蒙教育,這才是教學的重點及難點。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猜謎語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發現問題,提出猜想、進行驗證、總結應用的思路進行的,應該說這樣的思路是符合當今新教學理念的。乘法結合律的編排與加法結合律相似,但對學生探索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師應通過一些啟發性的提問,引導學生探索并在小組里交流,發現并歸納出乘法結合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并掌握規律,能用字母表示規律。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增強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概括出乘法結合律,并運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乘法結合律的推導過程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揭示課題

  師:猜謎:“弟兄四五個,各有各的家,有誰走錯門,讓人笑掉牙。”

  生:(積極舉手,低聲喊)紐扣。

  師:為什么會想到是紐扣?

  生:因為紐扣扣錯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難看,會讓人笑話。

  師:紐扣交換了位置,就會產生笑話,我們剛學了加法的運算定律,也和交換位置有關。將加法交換律說給同學們聽聽。

  師: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呢?

  板書:a+b=b+a    a+b+c=a+(b+c)

  師:乘法有沒有類似的規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乘法的一些運算定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謎語拉開學習的序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開始學習。以復習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作為教學的起點,為學生的探索規律作好了知識鋪墊。

  二、猜測驗證,探索規律

  1.    大膽猜測。

  師:猜一猜乘法可能有哪些運算定律?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體驗和遷移能夠猜出:

  生1:乘法可能有交換律。

  生2:乘法可能有結合律。

  生3:……

  【設計意圖】:提出與舊知相關聯的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猜想,有效地激發了學習動機。

  2.          學習乘法交換律

  師:乘法是否具有你們猜測的規律呢?怎樣確認自己的猜測?看看哪個小組能完成這個光榮而又有意義的任務!請大家在小組內交流。(要求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介紹給自己的合作伙伴)

  學生分組研究,教師巡視。(及時參與學生的討論,尋找教學資源)

  生1:我們小組經過討論認為乘法有交換律。比如:2×4=4×2,3×5=5×3等等。兩個乘數的位置變了,但它們的積不變。

  生2:我們也是找了兩個數,將它們相乘,發現兩個乘數的位置變了,但它們的結果是相等的。

  生3:我們小組也認為乘法有交換律,比如我們班有6個小組,每個組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6×8=48,也可以用8×6=48。這就說明6乘8等于8乘6。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樣,也有交換律。

  師:你們真了不起!看樣子大家已經初步的了解和探索出乘法的交換律了,那你們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換律嗎?

  結論: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的位置,積不變。

  師:誰能用字母來表示呢?

  生:a×b=b×a  (板書)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去探索規律,并通過小組合作想辦法予以確認,這樣不僅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體會了發現新規律的方法。在此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而且能夠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師:最近學校要開展冬季三項比賽,每個班的學生都在練習,看!這是老師在校園里看到的景象。(出示圖片:踢毽子)

  師:你能看圖把下面的等式填寫完整嗎?

  3×5=(  )×(  )

  師:這就是乘法交換律。

  【設計意圖】:出示例題,鞏固所學的新知。讓學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學習,體現了新課程下的自主學習。

  3.學習乘法結合律。

  生4:我們發現乘法也有結合律。如:(3×4)×6=3×(4×6)。

  生5:我們也同意這種觀點。

  師:我們一起來證明一下這個結論是否正確?

  出示例題2: 華風小學6個年級的同學參加跳繩比賽,每個年級有5個班,每班有23人參加。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

  小組討論,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生1:先算出一個年級參加的人數。

  (23×5)×6=115×6=690(人)

  生2:先算出全校有多少個班。

  23×(5×6)=23×30=690(人)

  師:你會把上面的兩道算式寫成一個等式嗎?

  (23×5)×6=  ×(  ×  )

  師:比較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我覺得右邊的算式計算簡便,可以直接口算出答案。

  師:非常好,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可以根據運算定律來簡便計算,這樣能節省時間。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感受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計算起來比較簡便,為下面學習試一試部分奠定基礎。而放手讓學生去探索規律,這樣不僅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學生體會了發現新規律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也寫幾組這樣的等式,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交流。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乘法結合律嗎?

  結論: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師:你說得很準確,有什么好方法幫助記憶?

  生:我把加法結合律里的“加”換成“乘”,把“和”換成“積”,其余的不變。

  生:我還發明了一種好的記憶方法,用手勢表示。(邊說邊演示)用三個手指代表三個數,其中兩個手指靠在一起,表示“先把前兩個數相乘”,第三個手指靠過來表示“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等于“先把后兩個手指靠在一起,再把第一個手指靠過來”。

  師:這個記憶方法確實很好,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師:怎樣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

  板書:(a×b)×c=a×(b×c)

  【設計意圖】:乘法結合律與交換律相比,用語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難度。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各人總結規律時的想法,不僅幫助學生規范了數學語言,而且為學生展示自身才能創造了足夠的空間。

  4.教學試一試(用簡便方法計算)。

  師:剛才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的運算定律,現在看看同學們有沒有掌握呢?

  出示“試一試”上的習題。(1)23×15×2   (2)5×37×2

  放手讓學生們自己做,并能說出各用了什么運算定律?請學生上黑板演示,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師:運用了乘法的運算律,計算時你有什么體會?

  生1:感覺簡便了。

  生2:計算的時候節約了時間,也不會算錯了。

  ……

  【設計意圖】:新授了乘法結合律與交換律之后,直接教學試一試的內容,讓學生自己體會乘法結合律與交換律對計算的簡便之處,有利于以后計算時能快速運用。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師:回想一下,在我們的學習中有沒有得到過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幫助?

  生:我們驗算乘法時就應用了乘法的交換律。

  基本練習。想想做做的第1~3題。

  發展練習。利用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寫出所有和下面算式相等的式子。

  8×6×9=(    )

  【設計意圖】:練習的層次鮮明,目標明確; 促進學生構建新的知識網絡。

  四、全課小結,布置作業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作業:P62頁第4題。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本周新聞動態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卫市| 饶平县| 华容县| 德州市| 定南县| 深泽县| 淅川县| 七台河市| 安西县| 万山特区| 德阳市| 伊金霍洛旗| 礼泉县| 潮安县| 屏南县| 视频| 通海县| 盐津县| 德钦县| 綦江县| 同仁县| 和林格尔县| 河西区| 泰安市| 子长县| 来安县| 平山县| 桓台县| 平阴县| 象州县| 凤庆县| 广汉市| 乌兰察布市| 措美县| 海丰县| 普兰县| 南丹县| 高邑县| 四子王旗| 丰镇市|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