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15:01:28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版第七冊P79~81例題、“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猜想、驗證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進一步體驗等可能性和游戲規則的公平性。
2、在活動中,能正確辨別游戲規則是否公平,初步學會設計簡單游戲的公平規則。
3、在游戲交流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及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幫助學生建立“等可能性和游戲的公平性”的理解。
2、初步學會設計簡單游戲的公平規則。
教具準備:
白、黃色球,撲克牌,多媒體課件一套。
課前談話:
1、同學們,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禮物,想送給大家,可是數量不夠多,只能同桌兩人中選出一人得到禮物。怎么辦呢?(石頭、剪子、布)。
2、學生開始游戲。(五局三勝制)
[設計意圖:教學從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貼近學生生活,容易讓學生產生親近感。課前談話看似“閑聊”,但就在這種“閑聊”中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活潑的游戲活動中初步感知游戲的公平性。]
一、學習新課:
1、體會游戲的不公平性: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學過了有關可能性的內容,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看,老師手里拿了幾個白球?(4個),幾個黃球?(2個)把它們放入口袋,我們來做個摸球游戲,怎么樣?做游戲可要有規則,請看屏幕:
(1)(出示題目)口袋里有4個白球和2個黃球,每次任意摸一個球,摸后放回,攪幾下,繼續摸,一共摸30次。摸到白球算女隊贏,摸到黃球算男隊贏。誰贏的可能性大一些?
(2)學生自由發言。
(3)為什么你會覺得女生贏的可能性大呢?
(4)同學們的這個猜想怎么樣呢?還是讓我們來做一做這個游戲,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想。我們就將全班分成男隊,女隊。請男、女隊各派一名代表上臺摸球。請大家選出男、女2名公證員,再請一位小朋友來幫忙,把每次摸球的結果大聲告訴大家。其他同學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每次摸球的結果記錄在表一中。(出示表一)
(5)男女代表開始摸球,其余學生記錄。
(6)交流:白球摸到( )次,黃球摸到( ),(完成表一)誰贏了呀?
看來大家的猜想是正確的。如果繼續摸下去,結果會怎樣?那你覺得這個游戲公平嗎?
(7)是呀,公平的游戲,必須要有公平的游戲規則。(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不僅要注重數學知識、技能的傳授,更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要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的過程。”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拋出“你覺得誰贏的可能性大一些?”這一問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然后組織學生動手驗證,用事實來證明游戲的不公平。這樣讓學生經歷了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全過程,從而在自己的探索中獲得新知。這種在自己的探索過程中獲得的東西不是別人硬塞的,而是自己的,這才真正稱得上是有價值的“東西”。]
3、體會游戲的公平性:
(1)你覺得怎樣在口袋里放球,游戲才是公平的?請你先在小組里說一說,然后用桌上的球動手裝一裝,使游戲變得公平。
(2)交流:說說你們組是怎樣裝球的?(師相機板書)
每組裝球的方法都公平嗎?為什么?(書:個數相等,可能性相等)。
(3)驗證:我們就按剛才的活動方式,在小組里選出1名記錄員,男、女生各1名公證員,2名摸球的同學,剩下1人把摸球的結果告訴大家。按自己小組設計的游戲規則再摸20次,并把摸的結果填在記錄表二中。各組快速分工一下,進行活動。
(4)交流:說說你們組的摸球結果。(統計各組情況)
摸到白球的次數 摸到黃球的次數
第一組
第二組
……
合計
觀察表中的數據,你有什么發現?
▲它們比較接近。想象一下,如果繼續摸下去,結果會怎樣?(趨向相等,游戲是公平的。)
▲從每組摸球輸贏的情況看,男隊贏了----次,女隊贏了----次,可以看出在這次游戲中是----隊贏了。
▲怎樣才能使人一下子就看出在這次摸球游戲中哪個隊贏了呢?(算合計)請男同學口算出白球的合計數,女同學口算出黃球的合計數。現在你可以知道----隊贏了吧。
是呀,公平的游戲規則,使游戲的雙方都能獲得相等的輸贏機會,所以白球和黃球摸到的次數是比較接近的,但在實際比賽中還是會有輸有贏。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充分地為學生創設了從事數學活動和合作交流的空間 。學生以6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摸球游戲。在游戲之前,小組各成員有明確的分工:2名摸球的同學、2名公證員、1名紀錄員、1名匯報員。每一位成員都能各司其職,做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活而不亂,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落到實處。最后,在小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提煉出數學知識――當白球和黃球個數相等時,摸到它們的可能性也相等,所以游戲是公平的。]
二、鞏固練習:
1、快樂大轉盤:
摸球游戲結束了,快樂大轉盤又即將開始了。同學們,你想參加嗎?(出示題目)
輕讀游戲規則,回答問題。
如果我們要進行男、女隊比賽,你愿意選擇哪個轉盤做游戲呢?為什么?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公平競爭,不可投機取巧。
2、迷你樂樂球:
同學們玩得這么開心,小娟和小軍也不例外。看,他們在玩“迷你樂樂球“呢。(出示題目)請某一組小朋友來讀一讀他們的游戲規則。
(1)你認為在哪個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把你的發現先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2)誰愿意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3)為什么(2)和(4)是不公平的?你覺得怎樣放球才是公平的?
(4)結:只要使口袋里紅球和黃球的個數相等,也就是摸球的可能性相等,游戲就是公平的。
3、夢幻撲克牌:
(1)同學們喜歡玩撲克牌吧?小剛正想邀請大家去玩一玩“夢幻撲克牌“呢,去不去?
玩牌也有規則,請聽小剛是怎么說的。(出示題目)
(2)愿意接受他的挑戰嗎?為什么?
(3)既然要公平,你想怎樣修改這個游戲規則呢?
這么多同學都爭著發言,那我們就來個男、女隊5分鐘“金點子“比賽,看哪個隊在規定的時間里制定規則既快又多而且公平。
請看清比賽要求:(出示)
①想一想,怎樣修改游戲規則,才能使游戲公平。
②每制定出一個公平的游戲規則,就能為本隊獲得一顆智慧星。看哪個隊得到的智慧星多,就算哪個隊獲勝。
到底哪個隊先發言?讓我們用拋硬幣的方法來決定吧。正面朝上就讓女隊先發言,反面朝上就讓男隊先發言。(教師投硬幣后,學生比賽開始。)
同學們的點子可真多,可是時間到了。我們來看看哪個隊得到的星多。---隊獲勝!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有興趣的話同學們課后可以繼續進行比賽。
剛才大家設計了這么多公平的游戲規則,你們想不想用你們設計的規則來做一做這個游戲。那就請你選擇一種公平的游戲規則,在小組里分好工,做一做這個游戲,請記錄員把結果記錄在表三中。各小組還是摸20次。
(4)反饋:說說你們組和小剛比賽情況如何?(完成統計表)。看了這張表格,你發現了什么?(小剛贏的次數和我們贏的次數是比較接近的。)
(5)結:因為選擇的游戲規則是公平的,所以小剛贏的次數和我們贏的次數是比較接近的。
4、你知道嗎?
在生活中,這樣公平的游戲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我們剛才的拋硬幣,科學家們也做過這樣的試驗。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試驗數據。
(1)出示資料,學生閱讀。
(2)看了這組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說明:人們通過經驗和計算得出:硬幣拋無數次后正反面出現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隨著實驗次數的不斷增多,結果趨向于相等。
[設計意圖:本課的練習不是很多,但都被加上了一個別出心裁的名稱,在練習中還設計了“5分鐘金點子比賽”。這樣巧妙的設計,把原本枯燥單一的“想想做做”轉化為富含思考價值、情感體驗的生動活潑的應用過程,淡化乏味的說教,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欲。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得到了檢驗,數學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發展,學習情感得到了成功愉悅的體驗。]
三、全課總結:
同學們,我們在活動中一起研究了游戲規則的公平性。你過得愉快嗎?那就請你跟大家說說你的學習收獲吧。在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游戲。像我們課前做的石頭、剪子、布的游戲,你覺得是公平還是不公平的?你見過生活不公平的游戲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本課的收獲,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幫助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提高他們自我梳理知識的能力。另外,讓學生利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說明課前“石頭、剪子、布”游戲的公平性及生活中不公平的游戲,體現了數學“學以致用”的目的,也能使學生感受到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四、拓展練習
看來,我們平時要當生活的有心人,利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讓我們來看看智慧精靈給我們帶來什么任務。
1、創新設計:運用自己學到本領設計一個公平的游戲,小組里比比誰的設計最合理、最有趣;再與你的好朋友玩一玩。
2、走進生活:生活中有許多公平和不公平的游戲,請你課后找一找,再和同學們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以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為理念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應該自始至終得到保障。拓展延伸不僅是完善認知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過程,同時更是學生探究和創造的過程。本環節設計了2個習題,即創新設計――設計一個公平的游戲;走進生活――找一找生活中公平的和不公平的游戲。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發現,當然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從而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能在“拓展延伸”這一環節有所提高。正像《課標》指出的: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