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9 10:25:54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數學
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計算反復檢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課件、圖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你能說說你的跳繩成績嗎?跳繩不但是一項很好的體育活動,它里面還藏著許多的數學問題呢,你們發現了嗎?
[點評]利用“跳繩”這一情境導入新課,可以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利用學生身邊的事情或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創設學習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二:利用跳繩的情境,討論計算方法.
出示主題圖及統計圖表,提出數學問題.
這是三名同學跳繩情況的統計表,說說你從表中知道了些什么?
根據這張統計表,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A.小東、小紅共跳多少下?三人一共跳多少下?
B.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小紅比小亮少跳幾下?
……
③要想知道“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你會解答嗎?
板書:小東比小紅多跳多少下? 62—48=
[點評]在這一環節,讓學生看懂圖的意思,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問題從生活中來。同時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更樂于自己解決.
2.根據算式,合理進行估算.
師:請你估計一下,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說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3.探索算法,合作交流.
(1)學生獨立思考算法,試算62-48=( )
[點評]在這個環節中,學生自己探索計算62 -48的方法,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結論的形成過程,發展了學生的思維.算法多樣化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又注意了算法的優化,使學生從比較中選擇更簡便的方法.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靈活處理,在口算與豎式中任選一種.
(2)將全班分4人小組交流算法,組長統計算法.在全班評選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組.
[點評]進行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3)全班學生交流算法.
算法一:62-40=22 算法三:62-42=20
22-8=14 20-6=14
算法二:62-50=12 算法四:58-48=20
20-6=14 12+2=14
師:好多同學都能口算出算式的結果,除了口算你還能用筆算的方法計算嗎?
算法五:用豎式計算.
我發現同學們筆算時有兩種結果,大家看:一種是62減48等于14;
另一種是62減48等于24.
到底哪一個結果是正確的呢?我們一起擺小棒驗證一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