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磁場之謎
來源:網絡 2009-07-02 08:21:20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證實,月球曾經是一個充滿炎熱渦流的星球,并因此像地球一樣擁有磁場。一直以來無休止的爭論終于有了一個確定說法,無疑等于打開了一扇通往月球歷史之門。
現有理論認為,行星磁場的形成多源于行星內部的構造運動。太陽系中大多數的星球都擁有磁場,對于以地球為主要代表的行星種類來說,磁場由于其內核的運動而產生,地球磁場能保護人類免受太陽風的傷害;對于以火星為代表的另一類行星來說,磁場的出現與其過去的活動情況相關。
早期的月球專家因而斷言,月球的磁場應該極弱甚至根本沒有。如果磁場曾存在,月球就應該有個鐵質的核心,但當時的證據顯示,月球不可能有這樣的核心,且月球也無法從臨近天體獲得磁場。以地球為例,月球必須距離地球足夠近才能“借”到地球磁場,但此時它就會被地球引力撕碎。然而月巖的標本給了持有此種觀點的科學家一個巨大的打擊,標本顯示出它們被很強的磁場磁化,而科學家無法解釋這些強磁場的來源,爭辯雙方為此長期爭論不休。
直到此次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將編號76535的月巖標本作為研究對象,該標本是由美國宇航員于上世紀70年代帶回地球的。他們采用“交流去磁場法”,將76535號月巖放入到一個逐漸增強的磁場,以消除其在抵達地面后可能產生的短暫磁場。最終結果發現,其在月球期間曾受到過兩次穩定而強烈的磁場影響,與之前的某些研究結果相結合,排除了外來天體的撞擊形成磁場的可能性,證明月球曾經擁有過一個液態熱核并依靠該液態熱核獲得磁場。放射性同位素測量結果表明,這一磁場出現于距今42億年前,約是月球形成后3億年。
新的研究結果需基于目前已被廣泛接受的一個月球形成假設:即認為地球在約45億年前遭到外來天體撞擊,一大塊物質被撞離地球進而演化成為現在的月球。在這一理論前提下,科學家破解了月球存在磁場的謎題,揭示出月球早期的演化規律,同時證明,較小行星也可支持一個穩定的磁場。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