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8 17:34:43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復習 哲理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第三、四兩節課文。用實驗演示的方法,使學生懂的烏鴉是用什么辦法喝到水的。學會“旁、許、石”三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和詞語
2、口頭組詞:烏()鳥()喝()渴()
3、指名讀課文。
二、學習三、四節。
1、輕聲讀課文,自己想辦法擠住“旁、許、石”三個生字。思考:烏鴉想出辦法來了嗎?它是用什么辦法喝到水的?
2、學生自己說說怎樣擠住“旁、許、石”三個生字。
石:注意讀準翹舌音,并要與“右”比較不同點。
3、烏鴉想出辦法了嗎?(板書:想辦法)
4、它是怎么會想到這個辦法的?把課文中有關的這一句齊讀一下。(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
5、“許多”是什么意思?(很多)烏鴉想出辦法來了,這時它的心情不知會有多高興,讓我們一起用高興的心情來讀第三節。
6、烏鴉到底是用什么辦法來喝到水的呢?誰來把第四節讀一下?
7、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會升嗎?讓我們來做個小實驗。
教師出示用具,做:小實驗:拿出一直裝有半瓶水的透明玻璃瓶,瓶子外面用紅線做好水位得記號,然后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去。要求學生看清老師是怎樣把小石子放進去的,放進以后,石子怎么樣?水怎么樣?
8、討論。
(1)“一顆一顆”是不是兩顆?(很多顆)
(2)出示句字:
烏鴉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
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放進瓶子里。
比一比,上面兩句話有什么不同?(第一句沒有把小石子有多少說清楚。第二句用一顆一顆,說明小石子有很多顆,也說明烏鴉不怕辛苦、不怕累。)
(3)“一顆一顆”怎么念?要讀得慢一些,讓人家聽了,也知道烏鴉放進的小石子很多。
(4)石子放進瓶子,瓶里的水怎么樣了?
教師講述:石子放進瓶子里,占了水的位置,所以水就升高了。
(5)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嗎?
出示句子: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比一比這句話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話把水是怎樣升高的說清楚了。)
(6)烏鴉喝到水了(板書:喝到水)讓我們用高興的語氣,把第四節齊讀一下。
三、復習鞏固。
認讀詞語:喝水口渴到處可是里邊許多石子辦法升高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完成課堂作業第二、三兩題。
3、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第1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鞏固生字詞。總結課文。讓學生初步懂得遇事多動腦筋。背誦和復述課文。用“看見”說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聽寫生字詞。
二、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讀一、二兩節。回答:烏鴉開始為什么喝不著水?
2、齊讀第三節。回答:烏鴉為什么會想出辦法來的?
3、指名讀第四節。回答: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4、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輕聲讀、指名讀、齊讀)
三、復述課文。
按課文板書,結合看圖,用自己的話講講“烏鴉喝水”的故事。
四、總結全文。
1、你喜歡這只烏鴉嗎?為什么?
討論歸納:烏鴉能仔細觀察(看見瓶子、小石子);積極動腦,努力去做(把小石子一顆一顆放進瓶子里)。
2、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遇到困難要仔細分析周圍的情況,積極動腦,一定能想出辦法來解決困難。)
五、作業。
課堂作業第5題。
六、板書設計:
找水喝
喝不到---想辦法
---喝到水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