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6 23:43:53 下載試卷 標簽:力學 小游戲 教師 哲理故事
鏡頭一:
師:(講故事)ie這個復韻母整天想著要自成音節。一天,ie對它的一個成員小I說:“你的聲音和大Y的聲音差不多,你變一下,我不就可以成為音節了嗎?”小I聽了,對呀,于是像孫悟空那樣搖身一變,變成了大Y,ie也就成為Ye,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音節了。
生:(驚奇地看著老師手中的卡片)。
反思:
整體認讀音節是教學的難點,學生較難掌握。設計講故事這個情節,目的是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難為易,樂中求知。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卡片抽動法,小I換大Y,變成整體認讀音節ye,要是把這一變換過程通過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看,那效果一定更好。
......
鏡頭二:
師:(用Ye的四聲組詞)ye的四兄弟很想找個伙伴,你們愿意幫它們找嗎?
生:(高興地)愿意。
生:我幫“ye”找:yezi。
師:(出示卡片:yezi)哇!真行,跟老師想的一樣,我們真是好朋友!
(生滿臉的喜悅,其余學生也躍躍欲試。)
生:我幫“ye”找:yeye。
師:(出示卡片:yeye)瞧我們的孩子多厲害,又跟老師想的一個樣。
......
師:小朋友的詞兒真多,真了不起。看(舉卡片),老師這里還有兩個詞,想不想學一學?
生:想。
師:那好,咱們一起讀一讀吧!
(生響亮地讀詞。)
反思:
此環節的設計意在豐富學生詞匯,降低讀音節詞的難度,為學拼音句打下扎實的基礎。在教學中,師生間情感的交流達到了良好的狀態,問題在于我沒有抓住機會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而是一昧淺層地停留在組詞上。
......
鏡頭三:
師:(新授結束后)小朋友,聽說你們最近又教了一首新歌,想不想唱給老師聽一聽。
生:(興奮地)想!
(學生邊唱邊表演,把他們所學到的淋漓盡致表現出來。)
反思:
此時,我本不想帶學生做“課中操”,但我發現有幾位學生注意力開
始不集中了,我才出此下策,讓學生放松一下繃緊的神經,活躍一下課堂氣氛,好讓學生有足夠的精力學習下一環節的知識。在這一環節的設置上,因沒有事先考慮周到,“課中操”安排置后了點。因為下下環節就是游戲“摘蘋果”。
......
鏡頭四:
師:秋天到了,樹上結滿了紅蘋果,小朋友想不想把紅蘋果摘回家,(想)不過紅蘋果還想考考大家,要是能把它背后的名字讀出來,它才愿意跟你回家。
師:紅紅蘋果誰來摘?
生:你摘我摘大家摘。
(上臺摘下蘋果,并讀出它的名字。)
師:聰明、認真的小朋友來摘!
反思:
本節課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鞏固好新知。在設計中,由于蘋果數量有限,45位小朋友不能一一摘到蘋果,故沒有摘到蘋果的小朋友垂頭喪氣,沒精打采的樣子。我們的教學要面向全體,要給每一位學生機會,人人都有學的機會,人人都有拿獎的機會。如果當時能考慮到“你想摘就來摘”全員參與,那氣氛一定更活躍,效果一定更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