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體公布火星塵暴高分辨照片
來源:網絡 2009-06-26 16:31:29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近日刊登了由美國火星勘察軌道器高清晰照相機(HiRISE)拍攝的火星照片。HiRISE分辨率達1碼(約合0.91米),其所拍攝的圖片可以在細節上顯示火星的地貌特征。借助于這些圖片,研究人員現在可以計算出微型隕坑的數量,以便更為準確地估計火星地貌年代。
2008年12月,美國宇航局“火星勘察軌道器”探測器為期兩年的初始科學探測階段宣告結束,火星地質學家開始“沉湎”于這個探測器獲得的大量數據之中。亞利桑那州大學行星地質學家、“火星勘察軌道器”高清晰照相機HiRISE(高清晰成像科學實驗的英文縮寫)首席研究員阿爾弗雷德·麥克伊文(Alfred S. McEwen)表示:“無論從科學還是技術的角度來說,它都確定無疑地實現了我們期待的事情。”
以下為此次美國《紐約時報》刊登的火星勘察軌道器所拍攝的8張火星照片:
1.火星多塵區
宇航局“火星勘察軌道器”攜帶的高清晰照相機HiRISE 的分辨率是其前輩“火星環球勘探者”所用相機的5倍。在“火星環球觀測者”拍攝的圖片中,火星多塵區看上去顯得乏味并且沒有任何顯著特征,相比之下,“火星勘察軌道器”拍攝的圖片則揭示了火星地貌的復雜結構,為科學家揭開火星當前地貌成因提供了重要線索。
2.火星北部地區的脊線
這條脊線位于火星北部地區,可能是由古代冰川形成的。左側的平地布滿波紋,可能是由風吹動四周的泥土形成的;右側的平地坑坑洼洼,可能是由地冰移動形成的。位于圖片中心的是一個撞擊后形成的隕坑。科學家希望,他們能夠計算出火星表面當前形成的新隕坑數量。
3.火星極地的霜
在極地地區,例如在北極發現的層狀沉積物據信是由最近的氣候變化——與地球的冰河時代類似——導致的。圖片中的亮白區域是霜,旋渦狀圖案則是侵蝕作用的杰作。
4.火星塵暴
雖然看起來很像火山噴發,但這張圖片實際上反映的是一場塵暴。類似這樣的風暴將塵埃顆粒卷到火星地表上空,由于水冰凝結在塵粒上,便形成了我們在圖片中看到的纖細的白云。
5.火衛一
有時候,“火星勘察軌道器”也會將鏡頭對轉太空。拍攝這張火衛一(火星兩顆衛星中提及較大的一個)圖片時,這個探測器據目標只有4200英里(約合6759公里)。位于圖片右下角的就是直徑5.5英里(約合8.8公里)的“斯蒂克尼”隕坑,它是火衛一表面最大的地形特征。
6.火星上的一個隕坑
圖片展示的是一個隕坑的內部地貌特征,該隕坑位于南部高地和北部低地的分界線上。這一地帶包含大量水存在證據,其中包括假想中一古代海洋的“海岸線”。此外,這里還有流水過境后留下的沉積物以及隕坑被沖溝“切割”的證據。
7.哥倫布隕坑內壁
位于南半球直徑60英里(約合96公里)的“哥倫布”隕坑內壁一部分。隕坑壁中存在層狀沉積巖——風或水作用下堆積而成。“火星勘察軌道器”的分光儀在水層巖層中發現了含水礦物質,為火星曾存在水提供了更多證據。
8.火星上的各種冰
在火星上,冰的類型可絕非一種,除了凍結的水外,火星上還存在干冰(二氧化碳凍結而成),能夠塑造和重新改造火星地貌。從左側起依次是:冰碎塊,由于被太陽加熱,從北部冰帽的懸崖上滾落;漩渦狀塵暴在南部解凍的沙丘表面留下的軌跡;消退過程中,極冰在地面侵蝕出圓齒狀脊;在北部的春季,沙丘鉆出“霜毯”;星暴圖案是在冰融化成氣體并不斷擴散時形成的,在此過程中形成的溝槽呈放射狀向外伸展;冰從固態變成氣態時產生的氣羽流順風飄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