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4 10:53:11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語文教材 閱讀 語文 思維拓展
〖注重語文實踐 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用聯系代替斷裂。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中開闊視野,提高閱讀質量〗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特別重要的一個環節,肓負著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引導學生領悟文章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重任。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就是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一條有效途徑。
現行的語文教材,存在著種種弊端,如孤立、封閉、凝固、僵化等。這些弊端阻礙了學生閱讀的發展,抑制了教師的教學。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毛主席的《長征》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但與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距離,不易為學生所理解。教學前,老師可以聯系音樂課的教學,教會學生唱歌曲《長征》,讓學生在音樂旋律的熏陶、感染下,進入那種特定的意境。再輔之以動態的畫面,創設出逼真的情景,從而激發學生情感,加深對該詩的理解。學生邊唱歌邊看動畫,邊背詩邊聽音樂。在這種似語文而又非語文,似音樂而又非音樂的氛圍中有所感悟。又如《開國大典》敘述的歷史、描寫的場景,與學生相去甚遠,有的就連老師也沒見到過。如何解決呢?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急于想見到壯觀的場面的心情,借助電教媒體,播放有關閱兵式的錄像。伴隨著雄壯的軍歌,一隊隊威武的解放軍戰士出現在同學們的眼前,開國大典的情境頓時再現,學生生活積累的不足得到了彌補,為更好地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總之,閱讀教學要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語文實踐,在教材的不同呈現方式中,提高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能力。
〖也談語文教學中的拓展問題〗
今天上午聽了專家老師對語文教學中的拓展問題的一些看法,自己也頗有感受。語文教學離不開拓展。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必要的拓展可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像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八單元是“圍繞走進領袖”來設置的。分別安排了毛澤東的詩詞《七律長征》《開國大典》《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但現在的孩子對當時的時代,當時的國情,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思想習慣,了解太少了,甚至認為不可理解。像《青山處處埋忠骨》一文,毛主席的兒子在朝鮮戰場上犧牲了,彭德懷給毛主席致電,想把毛岸英的尸骨的運回國埋葬。但朝鮮金日成主席要求把毛岸英埋葬在朝鮮。思考一夜毛主席作了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批示,表現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懷。但對于毛岸英回不回國埋葬很多學生都不理解,所以就有必要對學生介紹一些我們中國人的生活、風俗習慣,也介紹一些有關主席與兒子的事跡。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必要的拓展,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學閱讀興趣。上午高林生老師也提到整個小學階段的閱讀量要在一百八十萬字以上。所以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而指導學生課堂閱讀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有了,課外閱讀才有實效,并起到事辦功倍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語文課堂上的拓展。記得上學期班會我曾搞過一個系列的講座,講座的內容是張萬祥教師的德育資料庫,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幫助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一些德育品質。講了兩節班會,就有很多學生向我借張老師的書,接著就是詢問從哪兒能買到張老師的書,所以一段時間班內興起張萬祥熱,幾乎人手一本《德育資料庫》。后來我又給學生讀了幾篇《智慧背囊》的文章,結果《智慧背囊》在我們班又成了熱銷書。所以語文教學中的拓展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上午聽專家老師談到語文教學中的拓展問題最難的是一個度的把握問題。我也有同感。我認為要拓展首先要確定自己拓展的目的是什么?確定了目的在教學中才能很好地把握度的問題。如果是幫助學生理解文本,那學生對文章理解了,就不要再過多地拓展。而如果是為了引領學生課外閱讀,那就要讓學生達到意猶味盡的程度,就象說書的說到高潮嘎然為止,使人意猶味盡,很想自己找來讀出下文。
閱讀教學離不開拓展。我們要認真去思考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更好地進行拓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