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光年外小恒星大爆發 相當于數千太陽耀斑
來源:網絡 2009-06-24 08:23:48

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美國天文學家19日宣布,最近一顆小恒星爆發所產生的光被認為是宇宙中所看到的從正常的恒星發射出的最亮的光。
平時這顆普通的恒星發出的光僅是太陽的1%,恒星的質量是太陽的三分之一,以前它并沒受到人們重視。4月25日,這顆被稱作EV Lacertae的紅矮星發出能量相當于數千個太陽耀斑的能量的強烈光線。因為這顆恒星距離地球大約16光年,這次發光很可能發生在16年前。
4月25日凌晨,美國宇航局“風(Wind)”衛星上安裝的俄羅斯造“Konus”望遠鏡首次發現了這次爆發。2分鐘后,“雨燕”衛星上的X射線望遠鏡也捕捉到這次發光。該恒星在8小時內持續發出X光,然后重新恢復正常。
如果當時夜空晴朗,人們用裸眼就能看到這顆恒星。春天,北半球的人們每晚看到恒星EV Lacertae所在的星座——蝎虎座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和馬里蘭州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中心“哈勃”太空望遠鏡項目成員雷切爾·奧斯坦說:“這是一顆較小、較平靜的恒星,但它卻發出令人難以想象的光。像這樣的閃光將耗盡行星的大氣,讓它們變成不毛之地。”
據估計這顆恒星已經有數億歲,它曾多次爆發,但是每次都沒有最近這次明亮。奧斯坦表示,像這樣的一次爆發與太陽耀斑類似,但是恒星耀斑通常要比太陽耀斑強數百乃至數千倍。額外的能量可能來自這些恒星的磁場。例如,EV Lacertae每4天旋轉一周,與之相比,太陽旋轉一周需要4周。這顆恒星快速旋轉產生了局部強磁場,強度大約是太陽的100倍。奧斯坦告訴太空網說:“這些閃光最終將導致磁場發生扭曲,陷入混亂狀態,進而混亂的磁場將把恒星和像這樣的恒星表面捅破。”
EV Lacertae跟太陽一樣,上面也布滿了黑點,在恒星爆發時,它們會到處移動。奧斯坦說:“如果在這顆恒星發光時我們觀察它的表面,可能會發現它表面的這些黑點正在重新排列順序。這顆恒星表面的黑點比太陽上的黑點覆蓋的范圍更大,因此這些黑點變化的會更加劇烈。”
科學家表示,由于EV Lacertae比太陽年輕15倍,因此它為相關人員提供了一個了解我們的太陽系早期歷史的窗口。較年輕的恒星旋轉速度更快,并產生更強烈的閃光。因此,在太陽的第一個10億年,它一定發生了數百萬次對地球和其他行星產生重大影響的大規模耀斑。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