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兩個“超新星工廠”
來源:網絡 2009-06-23 17:16:06
北京時間4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在銀河系中的銀河系棒(Galactic Bar)位置發現兩個“超新星工廠”,這里叢生罕見的紅色超巨型恒星(RSGs)。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4月1日英國貝爾法斯特市召開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議上。
羅徹斯特理工學院本·戴維斯博士說,“紅色超巨型恒星是大質量恒星即將成為超新星步入生命最后階段的表現形態,它們是非常罕見的星體,能發現如此眾多的數量更是不同尋常。計算共有40顆紅色超巨型恒星,接近銀河系紅色超巨型恒星總數的20%。這些恒星都處于變成超新星的邊緣。”
這兩個彼此接近的恒星團位于銀河系棒的邊緣,銀河系棒勉強地穿越銀河系星盤,很可能是銀河系棒與銀河系星盤之間發生交互作用,從而引發恒星誕生形成恒星團。兩個恒星團距離地球20000光年,彼此之間的距離是800光年,第一個恒星團有1200萬年歷史,包含著14顆紅色超巨型恒星;第二個恒星團有1700萬年歷史,包含著26顆紅色超巨型恒星。大質量恒星很難被探測到是由于它們自身燃燒速度非常快,而紅色超巨型恒星更是加倍罕見,其原因是它們只具有短暫的生命周期。
戴維斯說,“超新星會在該恒星團任何時候爆炸消失,我們評估超新星爆炸周期大約5000年,目前我們在恒星團中看到5000年前超新星爆炸的殘留物。這意味著下一個超新星爆炸可能發生在7008年。”
最初研究小組通過中紅外線銀河平面勘測(GLIMPSE)發現這兩組恒星團,這是由“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提供的巨大的圖像數據庫。這兩組明亮的恒星團非常接近盾牌星座,通過夏威夷莫納克亞山凱克望遠鏡,他們能夠精確地探測到地球與每組恒星團中每個恒星的實際距離。觀測數據顯示每組“超新星工廠”有大量的恒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都相同。
戴維斯稱,這項恒星團的發現使我們能夠回答長期以來的天體物理學謎團,比如:大質量恒星如何進化成為超新星,以及銀河系棒如何引發巨大的恒星爆炸事件。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