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2 22:17:48 下載試卷 標簽:學習方法 教師 高中生活 填報指導
教材分析:本課是北師大版第八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規則”為主題,引導學生認識規則的重要性,懂得為了遵守規則而個人做出某些犧牲的必要性,從而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誰說沒有規則》是一首現代的歌,本課列舉了學生很熟悉,但平時不注意的四件小事,通過這些富有生活氣息、學生司空見慣的四個場景,告訴學生生活中是有規則的。本課一共有四個小節,分別寫了亂給小動物喂食物、不走天橋和地下通道而翻越欄桿或橫穿馬路、隨地亂扔垃圾和不按順序排隊四種現象。這些事例貼近學生的生活,四個小節結構相同,語言和內容通俗易懂,給學生進行續寫練習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小詩沒有華麗的詞藻,卻能發人深思。可以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出發,懂得如何遵守規則,并將自己的想法落實到實踐中去。
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對課文中列出的4種不良現象非常熟悉,有一些學生本身就存在這些不良行為,所以在教學中學生的生活體驗很容易調動。對于這些11、12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思想上已經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應該自覺維護和遵守社會規則。但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中,往往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認為偶爾犯一次錯誤不要緊,所以在教學中要抓住孩子們這一特點,強化規則的意義,以及每個人都應該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掌握“垃、圾”等生字并能正確書寫;2、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仿寫練習,續寫詩歌。
過程與方法: 1、借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2、畫出重點詞語,體會對于違反規則的不良心態的準確描寫。
情感態度價值觀:1、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必要性,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2、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
教學重難點:1、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2、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做遵守規則小學生的感情,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應重視體驗,有較豐富的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本文的教學我選擇了“激情導練”為主要教法,其目的體現老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完美統一,采用“讀―議―創―評”的方式,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這樣可以加強訓練的可操作性,減少無效成分,從而增加訓練的密度和效率,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文素質教育課。從而突破本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一些關于不遵守規則而導致不良后果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2002年2月23日,在北京動物園里,發生一件慘不忍睹的悲慘事件。一個名叫劉海洋的清華大學四年級的學生,惡作劇地把硫酸當作飲料喂給了黑熊,一瞬間,可憐的黑熊倒在地上,一邊翻滾著,一邊發出悲慘的叫聲。等公園的管理人員趕到時,已經有五只黑熊被硫酸燒得面目全非,其中一只雙目失明、危在旦夕……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悲劇?
2、是啊,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如果不遵守規則就會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電視節目和一些數據,想知道是什么嗎?那就仔細的看看吧。(出示多媒體課件)
(1)由于不遵守交通規則2005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傷;
(2)由于游人不遵守動物園管理規則亂投喂食物,致使動物死亡;
(3)由于有些工廠不遵守環境保護規則隨意向江河排放有毒污水,致使部份魚類無法生存……
師:聽到這些情況,你們有什么感想。(學生談各自的感想。)
二、借助課題 初讀課文
師:(小結學生的感想后提問)你們認為“規則”是什么?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邊讀也思考,并做好標注。(生自讀課文。)
全班交流:規則是什么?
師:(小結交流情況)同學們都有自己各自的“規則觀”,其實事事都有規則,大家遵守了規則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美好。
三、再讀詩歌,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歌,可以大聲朗讀、小聲地讀,也可以默讀,遇到生字多讀兩遍,用喜歡的方式學會它。
2、大屏幕出示生詞:投喂、狗熊、餅干、糖果、快捷、
垃圾、明明白白、滿不在乎、
(1)請小老師到前面領讀。(教師隨機指導學生識記字音字形,理解字義)
(2) 提問:誰知道“垃圾”這個詞語有什么特點?
師:字形、字音相近,一個詞的兩部分一般不能分開解釋,這樣的詞語我們稱為連綿詞。
(3)你能不能試著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4)讓學生觀察“明明白白”一詞說說它的構詞方式。(AABB)
(5)師:請同學們照樣子寫詞語,看誰寫得又多又好。(學生寫在積累本上)
(6)全班匯報交流。( 穩穩當當、服服帖帖、清清白白 ……)
四、書寫生字。
(1)思考這些生字可以分成幾類來書寫?(指名讓學生回答。)
(2)寫這幾類生字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3)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重點指導“喂”的寫法。
(4)學生獨立觀察、練寫其他的生字,老師巡視指導。
(5)集體交流訂正后,學生再練寫,同桌檢查、互評。
五、精讀詩歌,領悟詩意。
(一)、讓我們看一看這首詩具體通過哪幾個個來寫生活中人們的不文明現象?
1、指名讀第一小節。
2、提問:
(1)這一小節的開頭是一個什么句式?(設問)
①設問的句子有什么特點?(自問自答)
②我們以前還學習過哪幾種形式的問句?有什么特點?
③判斷下列句子的句式?
大屏幕出示:
我們是小學生怎么能不遵守《小學生守則》呢?( )
你為什么沒有提前告訴我原定的計劃改變了?( )
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
(2)讀了這小節誰來說說:規則是什么?哪些違規的行為? 違規者是怎么想的?(教師相機板書)
3、“明明白白”“回頭一笑”說明了什么?
4、指導誦讀注意讀好“明明白白”“回頭一笑”兩個詞語。
(二)、用學習第一小節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二、三、四小節。
1、四人小組選擇喜歡的小節讀一讀,讀后討論:
大屏出示閱讀提示:
a、這節小詩寫了什么規則?
b、主人公為什么不遵守規則?
c、要讀好這小節該注意哪個詞語?用怎樣的語氣讀?
2、小組發言人匯報本組學習情況。(教師相機抓住“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等關鍵詞語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各小節詩歌,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
3、師生感情朗讀詩歌。
4、同桌結合插圖說一說,假如像詩中的主人公那樣不遵守規則會發生什么后果?
5、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該如何遵守規則?
六、拓展學習,發散思維。
1、師: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總結出了許多條規則,而且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們一定會遵守這些規則的。
2、小組說說:你發現校園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規則的不良現象?
3、根據觀察到的不良現象,依照詩歌寫一段。
大屏出示:誰說沒有規則?
明明白白寫著:
“ ”
問他為什么 ?
。
4、全班交流作品,評選佳作。
七、總結延伸,培養興趣。
1、同學們很棒,課后我們把些詩歌收集起來,在我們的的園地辦一個小小詩歌展。誰來說一說,,這節課你們又有哪些收獲?(生說)
2、布置活動,課后延伸。
規則與我們密不可分,如果大家為了貪圖方便和一時痛快而不遵守規則,我們的生活將一片混亂,所以我們要自覺遵守規則,從現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則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了把遵守規則落實到實際中,我建議同學們從今天開始開展“做守規則的小標兵”活動,人人充當監督員,爭做遵守規則的好學生,學期結束評出班中“最守規則的小學生”。
板書設計:
誰說沒有規則
(問句)誰說沒有規則?
(設問)
(答句)明明白白寫著:“ ” (規則)
(動作) (違反規則的現象)
(神態、語言) (違反規則的心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