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0 18:22:01 下載試卷 標簽:圖形 教師 三角形
教學內容:小學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總復習P57一58你應該知道哪些。
教學目標:
1、會正確使用量角器進行量角、畫角;
2、能夠根據角的度數對角進行分類;
3、能夠正確根據三角形中的兩個已知角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4、知道三角形的分類及三角形的特點;
5、能夠正確地在數軸上表示一個數,理解數軸上的點所表示的數;
6、理解平面圖形的周長、面積基本計算方法,并會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三角板、量角器。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復習:“角的認識”。
⒈談話提問:什么叫角?我們都學習過哪些角?
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角。這兩條射線叫角的邊,交點叫角的頂點。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兩邊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
①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銳角;②等于90度的角叫直角;
③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鈍角;④等于180度的角叫平角;
⑤等于360度的角叫周角;
⒉怎樣量出角的大小?
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它邊看度數,里外別弄反。
⒊獨立完成書P57。
第1題:用量角器度量下面各角,并指出各是哪一種角。
⒋個別指導,集體訂正。
二、復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⒈談話提問:在三角形里,我們根據三角形的內角把三角形分為哪幾種?
①三個內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
②有一個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③有一個內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⒉這些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
⒊三角形的外角與內角有什么關系?
三角形一個內角的外角等于其它兩個內角的和。
⒋說說下列各圖形中的內角該怎樣求?
⒌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計算過程,集體訂正。
三、畫一畫:按照1、2、3、4小組,各自畫一個三角形。
⒈畫一個任意三角形;
⒉畫一個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
⒊畫一個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
⒋用3厘米、4厘米和8厘米的線段各一條畫一個三角形;
四、小結:
⒈第四組的同學為什么沒有畫出來呢?
⒉同學們幫幫他們,找一下是什么原因?
⒊請你量一量自己所畫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是多少?你發現了什么?
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⒈判斷下面各組線段,能構成三角形的畫“√”。
⒉三角形按照邊的不同可以分為哪幾種?
①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②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
③三條邊互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任意三角形;
五、作業:三角形的特點是什么?
空間與圖形(二)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第62一64頁的內容“你學會了什么?”
教學目標:
⒈讓學生熟練辨別方向;
⒉讓學生能用直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畫出方位圖;
⒊能夠根據比例尺計算出圖上距離并畫出圖上的位置;
⒋會量圖上距離,并根據圖上距離和比例尺計算出實際距離;
⒌能準確描述出物體運動的方向;
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親自動手畫圖、測量、計算得出結果;分小組進行合作練習使學生真正理解本節課所講的內容。
教學準備: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游戲“指方向”。
教師:你們知道什么“四面八方”嗎?學生回答后請一名學生到講臺上,教師和同學們發出指令,該同學表演。
師:指出早晨太陽出來的方向;
生1:向東走三步;
生2:向西走兩步;
……
教師:我們知道了四面八方,你能畫出來嗎?
二、出示62頁第1題。
1、在右圖上按要求畫出方向。
⑴北偏西45°的方向。
⑵東偏南50°的方向。
⑶東偏北50°的方向。
⑷南偏西45°的方向。
教師:你們知道北偏西45°是什么意思嗎?
學生:北方向西偏45°的意思。
教師:那么我們在量45°角的時候是以哪里為角的頂點?把什么方向的射線與量角器的零刻度線重合?
讓學生弄明白這兩個問題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出四個方向,教師在巡視時提醒學生準確標出夾角的度數。
三、出示62頁第2題。
從王莊到體育館的行駛路線是:向()行駛()站到商場,再向()行駛()站到銀行,再向(
)行駛()站到體育館。
教師讓學生先自己填寫,再請一名同學在講臺上表演一下,邊表演邊說出每步的走法。每個同學再該同學的表演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對難點加以提示:從商場到銀行行駛時45°是從哪個方向量的?偏了多少度?
四、出示62頁第3題。
教師讓學生先自己
判斷填寫,再引導學生說出每個度量時是以哪個方向為起始邊。
五、出示63頁第4題。
以學校為觀測點,根據下面條件在平面圖上標出各場所的位置。
⑴圖書館在學校東偏北45°,1500米處。
⑵體育場在學校西偏北30°,2000米處。
⑶少年宮在學校南17500米。
⑷如果以少年宮為觀測點,確定下面各場
所的位置。
場所方向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學校
圖書館
體育館
教師:請同學們在圖上以學校為觀測點畫出一條東偏北45°的射線。
教師再問:你們能在書上直接畫出1500米的長度嗎?
學生:不能。
教師:那么在書上到底應畫多長呢?誰知道怎么計算?
學生:150000×=3CM
教師讓學生根據剛才的方法在書畫出第(2)體育館、第(3)小題少年宮的位置。
教師:甲在乙的前面,那么乙在甲的什么方向?
學生:乙在甲的后面。
教師:少年宮在學校的南方,那么,學校在少年宮的什么方向?
學生:北方。
教師:北方幾厘米處?
學生:3.5厘米處。
教師:那么,它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呢?
學生:3.5÷=175000CM=1750M
教師:體育館在學校的西偏北30°,那么,學校在體育館的什么方向呢?
學生:學校在體育館的東偏南30°方向。
(這里學生如果不能理解,教師還可以畫圖來分析說明。)
教師:學校在體育館的東偏南30°方向幾厘米處?實際距離又是多少米呢?
教師指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測量計算出結果。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教材第64頁第5題。
(清河口小學繩隨國)
空間與圖形(三)
教學設計(一)
教學內容:過渡教材(北師大版)《總復習》第70、72面1、2、3題和練習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由幾個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確定從正面、上面、側面所看到的平面圖形狀。
2、根據所給的平面圖形,使學生確定可能的立方體堆積的立體形狀,得出搭成該平面圖形所需的正方體的數量范圍,找出最小數量或最多數量。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空間感(立體感)。
2、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1、空間感的建立;
2、根據立體圖確定平面圖;
3、根據平面圖想像立體圖,并得出立體圖中正方體的數目。
教學難點:根據平面圖想像立體圖并得出立體圖中正方體的數目。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過渡教材,雖然是復習內容,但由于教材不配套,這些復習的內容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所以當成新授課講解。
在建筑工地上,磚塊要堆積成堆,在倉庫里,要把包裝箱堆放在一起;在商場里要把商品堆在貨架上……堆積起來的物體要占據一定的空間。一堆規則的物體堆放在一起,怎樣很快地知道它的數量?一定數量的物體堆放起來,怎樣使它占據最少的空間?等等。這些都離不開空間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而空間感的建立對以后的工程制圖、工程設計等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本節課重點說是培養學生的立體感和空間想像能力,為將來學習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打下基礎。
本節課利用立方體的堆積來培養學生的立體感和空間想像能力,使學生更容易學會。因為立體的六個面相等,幾條棱長相等,比其它立體圖形更簡單方便。
教具準備:
1、立方體木塊(30塊),大方格紙。
2、學生每人準備10塊正方體木塊或塑料塊或蘿卜塊、土豆塊等都可以。
教學方法:實物操作,小組討論。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準備的小正方體。
二、復習正方體、長方體表面積、側面積計算公式。
三、學生閱讀70頁第1題。
先由學生用正方體木塊堆成如下左圖的形狀,然后從正面、上面、側面看,畫出看到的平面圖。演板,學習討論發言,最后確定正確結果。
上圖()(√)()
四、練習70頁第2題。
五、學生看70頁第3題。
一個立體圖形從正面看是:
從左邊看是:
要搭成這樣的立方體,至少要用個小正方體,最多要用個小正方體。
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搭圖,搭成了圖形第一,從正面看符合圖(1),從左面看符合圖(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物操作,小組討論交流得到正確答案。至少需要5塊,最多需要9塊,如下面圖所示。
六、作業P72頁1—4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