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0 17:07:36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教材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8.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第一單元
圖形的變換
(一)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
4.讓學生在上述活動中,欣賞圖形變換所創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二)單元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性質和特征。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性和性質。
2.難點:
(1)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度。
第一課時軸對稱圖形
教學內容:教材第2~4頁例1和例2,第8頁練習一的第1題和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剪、觀察、想象、分類、找對稱軸等系列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意義、特征及性質,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掌握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情況,能正確地找出其對稱軸。
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會利用軸對稱的知識畫對稱圖形。
教具準備
收集歷史和民間的各種軸對稱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課文第3頁的六幅圖,讓學生一起欣掌各種各樣的圖案。
2、提問:這些圖案漂亮嗎?它們有什么特征?
過渡:對于這些軸對稱圖形,大家在二年有時已經初步認識過,今天我們再來深入學習這些圖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質。
二、探求新知
1、師:請大家畫出這些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學生自己動手畫,然后教師講評。)
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呢?(讓學生自己舉例,教師進行適當的評價。)
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3、通過例題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出示課文第3頁的例1。
觀察:這幅圖畫的是什么?(松樹和小草)
這幅圖有什么特點?(對稱性)
中間這一條直線表示什么?(對稱軸)
點A與點A′在這幅圖中是兩個對應點,它們到對稱軸的距離有什么特點?(點A與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2小格)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