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甘味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來源:網絡 2009-06-20 15:29:34

食不甘味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成語】:食不甘味
【拼音】:shí bù gān wèi
【解釋】:甘味: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成語故事】:
1、戰國后期,有齊、秦、楚、燕、韓、魏七國,其中七雄之一的秦國是最為強大,它經常侵犯其他國家。
2、有一年,秦惠文王派使者去見楚威王,要挾說:“如果楚國不服從秦國,秦國就要出兵伐楚。
3、楚威王聞聽大怒,下令把秦國使者驅逐出境。
4、但楚威王又因實力不足而焦慮不安,如果強秦發兵入侵該如何辦呢?
5、恰在這時說客蘇秦(曾任趙國相國、武安侯)前來拜他勸楚威王與趙、魏等國聯合起來抗秦。
6、楚威王一聽,十分高興,說:“非常感謝你的妙計,我正為這件事‘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呢,現在就按你的計策去做。”“食不甘味”,意為吃東西不辯美味,形容心中憂慮或身體不好。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