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趣味樂園 > 國學文化 > 正文

國學大師—— 郭 熙

來源:國學 2009-06-18 23:20:25

智能內容

  郭 熙,南京大學教授,

  主要學術成果:

  1.《新一輪"推普":特點、問題和對策》,見《語文建設》(北京)1998年第11期。

  2.《蘇南地區河南話變化的初步考察》,見《南京社會科學》(南京)1998年第8期。

  3.《當前我國語文生活的幾個問題》,見《中國語文》(北京)1998年第3期。

  4.《磨盤話詞匯選》,見《南京大學中文學報》(南京),1998年。

  5.《當前社會稱謂問題小議》,見《語文建設》(北京)1997年第9期。

  6.《磨盤話音系》,見《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7.《中國語文工作者的使命》(署名郭伯康),見《語言文字應用》(北京)1996年第3期。

  8.《世紀交替中的中國語言學:危機與機遇并存》,見《語言文字應用》(北京)1996年第4期。

  9.《磨盤話同音字匯》,見《鎮江師專學報》1996年第4期。

  10.《蘇南地區的河南方言島群》,見《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又見人大復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6年第2期。

  11.《談談古代的方言極其發展》,見郭維森、柳士鎮主編《古代文化基礎》,岳麓書社,1995。

  12.《索緒爾的語言觀在中國的傳播與中國現代語言學的發展》(署名郭伯康),見《語言文字應用》(北京)1994年第3期。

  13.《語文知識與公文寫作》(參加編寫),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14.《論"'一樣'+形容詞》。見《語法研究與語法應用》,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北京),1994。

  15.《漢語新語匯詞典》(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南京。1993。

  16.《聾兒早期康復教育--理論與方法》(與李紹珠、周兢合作)。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1993。

  17.《聾兒早期康復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與李紹珠、周兢、李凡合作)。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1993。

  18.《漢語時興詞語詞典》(中文撰稿人)。譯林出版社,南京。1993。

  19.《應用漢語教程》(參加編寫)。北京語言學出版社,北京。1992。

  20.《初等語文》(參加編寫)。中國人事出版社,北京。1992。

  21.《要進一步放寬語言政策》。見《現代特殊教育》(南京)1993年第1期。

  22.《漢語、漢字和漢語現行書面記錄系統的問題及其對策》。見《語言文字應用》(北京)1992年第3期。

  23.《試論海峽兩岸漢語差異的起源》。見《雙語雙方言》(二),彩虹出版社,香港。1992。又見《語言學通訊》(武漢)1993年1-2期。

  24.《應用漢語教程》(參加編寫)。北京語言學出版社,北京。1992。

  25.《初等語文》(參加編寫)。中國人事出版社,北京。1992。

  26.《漢語同義成語詞典》(與蔣蔭楠合作)。江蘇古籍出版社,南京。1987。

  27.《要進一步放寬語言政策》。見《現代特殊教育》(南京)1993年第1期。

  28.《漢語、漢字和漢語現行書面記錄系統的問題及其對策》。見《語言文字應用》(北京)1992年第3期。

  29.《試論海峽兩岸漢語差異的起源》。見《雙語雙方言》(二),彩虹出版社,香港。1992。又見《語言學通訊》(武漢)1993年1-2期。

  30.《試論新聞語言的基本特征》。見《南京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

  31.《丹陽埤城的河南方言島》(與蔡國璐合作)。見《徐州師院學報》(徐州)1991年第2期。

  32.《"動詞+'到'+處所詞語"的十二種句式》。見《語言學和漢語教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北京。1991。

  33.《英語兒童語言量表在漢語中應用的探討》(與周兢、李凡合寫),見《國際心理測量學術會議論文集》,1991,南京。

  34.《禮貌語言要得體》。見《平頂山師專學報》1991年第1期。

  35.《漢語聽力損傷兒童語言康復中語音教學的幾個問題》(與李紹珠、周兢合寫)。見《南京師大學報》(南京)1990年第4期。

  36.《語法·語義·語用》。見《鹽城師專學報》(鹽城)1990年第4期。

  37.《新聞表達中的邏輯結構》。見《學語文》(蕪湖)1990年第6期。

  38.《論大陸與臺港漢語在詞匯上的差異》。見《雙語雙方言》,中山大學出版社,廣州。1989。

  39.《新聞語言和新聞表達》。見《采與編》(南京)1989年第5期。

  40.《對比分析:應用語言學一個方興未艾的分支》。見《社科信息》(南京)1990年第10期。

  41.《新聞語言和縮略語》。見《許昌師專學報》(許昌)1989年第1期。

  42.《"動詞+'到'+時間詞語"的三種類型》。見《平頂山師專學報》(平頂山)1989年第1期。

  43.《現代漢語教學問題芻議》。《語言學通訊》(武漢)1989年3-4期。

  44.《"動詞+'到'+時間詞語"的兩種句式》。見《漢語學習》(延吉)1988年第1期。

  45.《〈語言的語法分析和言語的語法分析〉質疑》。見《語言學通訊》(武漢)1988年第1期。

  46.《關于"動詞+'到'+處所詞語"的句法分析》。見《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3期。又見《語法求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武漢),1988年。

  47.《"放到桌子上""放在桌子上""放桌子上"》。見《中國語文》(北京)1986年第1期。

  48."這個"和"那個"。《大眾修辭》(上海)1986年第1期。

  49.《漢語介詞研究述評》。見《徐州師院學報》1986年第2期。又見人大復印資料1986年第8期。

  50.《國文法草創述評》。見《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語言文字專輯)。

  51.《虛詞和虛詞教學》。見《中學教學語法闡要》,語文出版社,北京。1985。

  52.《"個"的詞性》。見《語文學習》(上海)1985年第2 期。

  53.《現代漢語中有比喻意義的詞》。見《漢語論叢》,河南人民出版社,鄭州。1985。

  54.《目前語言研究中術語使用的幾個問題》。《南京大學學報》1985年(研究生論文專輯)。

  55.《〈語言的美和美的言語〉述評》(與張曉鈴合寫)。見《修辭學習》(上海)1984年第3期。

  56.《說"永遠"》。見《教學通訊》(鄭州)1984年第7期。

  57.《臺灣的語文教學》見《河南教育》(鄭州)1984年第5期。

  58.《關于"是"的用法的幾個問題》。1985年第7-8 期。

  59.《關于"東南部氣候……"》。同上第1985年第4期。

  60.《說"x笑"》(與張曉鈴合寫)。見《漢語學習》(延吉)1984年第1期。

  61.《新詞語用法舉例》(與張曉鈴合寫)。見《漢語學習》1985年第2期。

  62.《談"東山再起"及其他》。見《中學語文教學》(北京)1980年第7期。

  目前正在研究的課題:

  中原官話的形成和發展。

  開設的課程:

  研究生課程:

  現代語言學

  現代漢語專著研究

  本科生課程:

  現代漢語

  語言學概論

  社會語言學

  擬新開課程:

  趙元任研究

  西方語言學論著選讀

  部分課程簡介

  ·語言學概論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課。主要講授:語言學的功用;語言的性質、功能;語言的起源和發展;語言的三要素;語言的結構結構系統(語音、詞匯和語法);語言的變體,語言和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語言學的分支學科等等。

  ·中國社會語言學

  介紹中國社會語言學產生和發展的背景,闡述了社會語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主要任務等等。對中國社會中與語文生活有關的許多領域,例如語言的社會變異、交際中的語碼轉換、中國的語文政策和語言規劃、雙語和雙言、語言的社會分化、社會的交融和分化對漢語的形成和發展的影響、語言迷信等進行探討。

  ·趙元任研究

  趙元任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創始人。本課程重點研究趙元任對中國語言學所作出的杰出貢獻和他的學術思想,講授趙元任的生平、音位理論、漢語方言的調查與研究、語言規范觀、《中國話的文法》、《語言問題》、《中國社會語言學面面觀》等專題。

  ·西方語言學論著選讀

  指導學生閱讀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語言學論著,使他們直接了解西方語言學的發展和理論,學習西方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同時也通過該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語言學專業英語閱讀能力。課程采取學生課外閱讀、教師課堂進行講解和組織討論的方法進行。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信宜市| 土默特右旗| 沁源县| 柳河县| 闸北区| 南和县| 调兵山市| 桓台县| 蓬安县| 高雄县| 汤原县| 通渭县| 宁津县| 平昌县| 满洲里市| 华蓥市| 平安县| 海南省| 都安| 綦江县| 和田市| 阳江市| 高尔夫| 丰镇市| 洪雅县| 吴江市| 上饶市| 郸城县| 九江市| 西平县| 黄龙县| 怀来县| 武隆县| 宣城市| 博湖县| 利辛县| 永顺县| 崇信县| 洱源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