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現代水晶球”預知人類未來
來源:網絡 2009-06-18 17:17:03
其人:佐藤哲也
曾先后擔任過東京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教授、廣島大學核聚變研究所教授、日本核聚變科學研究所副理事長等職。
2002年起任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地球模擬器”中心主任及首席科學家。
其器:地球模擬器
所謂模擬研究,通俗地說就是用一定的方程式控制各種參數來研究氣候等問題。很多國家的研究機構都在從事類似的研究,但都只限于局部而不是全球。而地球模擬器依托其強大的計算能力率先實現了把地球分為邊長約10公里的立方體格子,從而使它可以進行全球范圍的大氣和海洋系統模擬運算,成功建立了一個“虛擬地球”。 從理論上說,地球模擬器只需運算3個小時,就可以預測5日內的全球天氣。
“科學界正在發生變革。科學家不再僅僅依賴實際實驗,而是通過操控大型數據庫來完成科學發現。”日本“地球模擬器中心”首席科學家佐藤哲也日前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說,隨著“地球模擬器”等超級計算機的出現,科學界將可借助模擬研究的方法更系統地了解全球變暖。他預測,當模擬技術發展、成熟到一定程度,人們甚至可以向超級計算機輸入各種參數以“設計或定制未來”。
69歲的佐藤哲也將于明天抵達上海,并應邀出席本周三由晨報主辦的“東灘論壇”,發表題為《災害模擬器——模擬文化的世紀》的主題演講。
西方科學體系暴露缺陷
“坦誠地說,我無法量化地指出2050年溫度將上升多少,3℃或者5℃?海平面上升10厘米或者50厘米?”佐藤告訴記者,但無論作為一位地球公民還是一位專業領域的研究者,他都確信,到2050年時,變暖不可逆轉,“人類必須和全球變暖賽跑。”“大自然可能會選擇這一災難性的命運,溫度也可能會上升到可接受的程度,然后逐步穩定下來。其結果可能是積極的,但也很有可能是災難性的。”
要研究全球變暖,必須建立在科學可靠的預測的基礎上。然而佐藤認為,對于全球變暖的影響,當前的科學理論還不夠成熟,不僅因為科學家仍無法掌握全球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動態反饋機理,也因為目前以西方科學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
在去年IPCC發布的報告中,百年后地球升溫的范圍是從1.1℃到6.4℃,這5.3℃的差距表明了學術界對此仍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而這差距正來源于不同研究模式的不同精確程度。“即使平均氣溫只上升1℃,植物的生長狀況也將會被強烈改變,氣候和生態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將會更加強烈,這將使得科學家更難以精準地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
佐藤認為,一直以來,科學界的研究思維完全受到了基于笛卡爾還原論的西方科學的影響。這種思維只關注生活中直接、短期的利益,但是忘記了長期的利益。“只要人類消耗的總能源沒有超過每平方米1.4千瓦的太陽能,那么西方的科學理論將始終適用。”但是,一旦人們消耗過度乃至透支了未來的能源儲備,那么西方科學理論的教條將不再適用,甚至造成危害。“西方科學體系的缺陷現在已經暴露出來。當地球上充斥著人類消耗石油制造出來的材料時,我們必須應用一種全新的理論,它必須是建立在整合而不是區分的基礎上。”
模擬器揭示整個地球演化
地球模擬器的出現,是科學上一個全新的概念,“這是東西方科學聯合真正的開始。”佐藤說,誕生于2002年的地球模擬器使得一次性為整個系統做模擬成為可能,這個奇妙的科學工具可以用來揭示整個地球的演化,而不只是割裂地進行研究。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