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衛之戰以身殉國的丁汝昌
來源:網絡 2009-06-17 16:07:14
在山東威海劉公島北洋水師提督署的一間屋子里,陳列著幾尊晚 清海軍將領的蠟像。其中一位叫丁汝昌(1836年—1895年),字禹廷, 安徽廬江人。早年參加太平軍程學啟部,駐守安慶。后來,程學啟率 部降清,丁汝昌隨之編入湘軍,不久又隨程部劃撥給李鴻章統率的淮 軍,到上海參加鎮壓太平軍,升為營官。同治三年(1864年),任副將, 統領馬隊三營,參加鎮壓捻軍,七年授總兵,加提督銜。光緒五年 (1879年),李鴻章籌辦北洋海軍,調丁參加。六年,丁率管帶(相當 于艦長)林泰曾、副管帶鄧世昌等二百余名官兵去英國駕駛“超勇”、 “揚威”兩艘巡洋艦回國。十四年,北洋艦隊正式成立,丁汝昌任提 督,統率大小艦艇四十余艘。提督署設在威海劉公島。十六年,又在 劉公島設水師學堂,丁汝昌兼任總辦。十七年,率艦隊出訪日本,對 日本海軍的發展印象很深。回國后上條陳,認為北洋海軍雖粗具規模, 但設備陳舊,航速不快,且未設快炮,一旦有事,恐難以對付,建議 增購新式快船。但此時,清廷已挪用海軍經費維修頤和園,準備慶祝 慈禧大后的六十大壽,丁的建議未獲批準。二十年,派方伯謙率軍艦 為清廷的運兵船護航,六月,在豐島遭日本海軍的突然襲擊,運兵船 “高升”號被擊沉。七月初一,中日同時宣戰,甲午戰爭開始。八月 初,日軍進攻平壤。清廷決定派兵增援駐平壤的清軍,丁汝昌奉命率 北洋艦隊主力護航。八月十八日返航時在鴨綠江口的大東溝(今遼寧 東溝)附近海域同日本艦隊進行海戰。北洋艦隊十艘軍艦中,“致遠” 號等四艘被擊沉,管帶鄧世昌等壯烈犧牲。丁汝昌所乘旗艦“定遠” 號飛橋炸裂,丁汝昌從空中跌落,負重傷,仍堅持指揮。日旗艦“松 島”等艦亦受重創。下午 5時,日本艦隊逃走。戰后,李鴻章進一步 推行消極避戰的方針,禁止北洋艦隊出戰。九月下旬,日軍進攻遼東 半島,十月,攻陷旅順口,北洋海軍僅剩下威海一個基地。十二月 (1895年 1月),日軍兩萬余人在榮成登陸,進攻威海。日軍水陸配合, 先后八次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的北洋艦隊的軍艦進攻,均被擊退。日 軍又向丁汝昌勸降,被丁嚴辭拒絕。后來,北洋艦隊慘敗。二十一年 正月十七,丁汝昌拒絕準備投降的一些官員的要挾,以與艦隊共存亡 的氣概,服毒自盡。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