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13:50:20 下載試卷 標簽:培訓 語文
一、教材編寫說明
本冊教材仍沿襲前面五冊教材的編排特色,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全冊共12個主題單元,其中第七單元《特產》為開放單元。這些主題有展現自然世界的風貌的,如春天的腳步、可愛的小生靈、奇妙的石頭和走進森林;有反映兒童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如親情、讀書等;也有表現人類智慧和文化,謳歌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如智慧、尊重與平等、觀察與發現、奉獻和書信等。每個單元包括三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全冊共33篇主體課文,有詩歌,有故事,有書信,也有說明文,加上語文天地中的自讀課文和古詩,體裁多樣,文質兼美,可使學生在學習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習語文的熱情。第六冊所選課文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有的充滿童趣,有的表現出睿智;有的凸現了大自然的瑰麗神奇,有的贊美了人類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切合中年級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學生身心發展同步,可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發學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學,為了實現理想而努力。
本冊語文天地的設計同三年級上冊一樣,分為日積月累、開卷有益、暢所欲言、初顯身手和筆下生花等五個欄目,金鑰匙和自檢仍沿續。
◇日積月累
設計了一系列與主體課文緊密配合的字、詞、句、篇的練習,旨在激發學生對祖國語文的喜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使用,促使學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以第一單元為例(見教科書第7頁):
●寫下面加點的字時應該注意什么--辨析字形,發現字的易錯點:
禮物的禮--示字旁,只打一點; 博大的博--左邊是十,和豎心旁區別; 幼小的幼--左邊是幺,不要寫成絞絲旁;不幸的幸--下面部分比羊字少一橫; 染--上下結構,右上角是個九字;(可編故事記憶) 缺少的缺--左邊是缶字旁,需要牢記筆畫;承受的承--中間部分是橫撇、立彎鉤,不要寫成豎鉤; 勇敢的敢--反文旁,四筆構成。
教師在組織指導學生時,可采取多種形式,編字謎,編故事,找形近字對比等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觀察、比較、辨析,掌握這部分字的字形特點,從而能夠正確書寫。
建議這部分內容結合在檢查預習中進行。(組1、2、3、5)規律:引起學生注意,其一,寫字時不要多或少一點、一豎、怡珩、一瞥、一捺等;其二,牢記字形結構,形象記憶;其三,注意字的重點筆畫與偏旁;其四,對比較生疏的字要懂得辨析,發現記憶方法。
●比一比,組成詞。
這一聯系內容可以說是重點,意在于減少學生的錯別字的產生。十二個主體單元就有9個單元出現,具體在組3、4、5、6、8、9、10、11、12。練習時要注意,不咬只是純粹為完成單項訓練,而要讓學生掌握方法,牢固記憶,學會運用,從而不在運用中出現錯別字。因此,教學時,讓學生比較同一組詞在結構與用法異同,再進行組詞(或擴詞),最后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運用(造句)。
●抄一抄--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或常用詞語的積累。
這些詞語有的是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有的是常用書面詞語,可幫助學生學習如何在語境中使用漢字。組成這些詞語的漢字,不完全是生字。但這些詞語是要求掌握的底線。
應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抄寫、積累,并鼓勵學生從文中和課外讀物中再摘抄一部分自己喜歡的或是認為重要的詞語。摘抄的同時要求練習使用。例如用詞語造句,找近反義詞,讀原句體會詞義等。
這一題每一行后面,留有一個方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課文中的詞語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期末時統計學生自主學習詞語的數量(也要注意質量,選寫的不能破詞),作為評價的一部分,以確保有差異地學習。
●比一比,再寫出幾個詞語--體會、辨析詞義,擴大詞匯的積累:
一瞬間、一眨眼、一剎那,都是表示極短的時間(霎時間、轉眼間、頃刻間……)
立刻、頓時、馬上,都是表示緊接著某個時候(急忙、立即、立時)
盡管這些詞語都表示時間短促,但對于它們的使用還是有差異的。可指導學生把這些詞語分別用到句子中來體會,還可以找到運用了這些詞語的句子讀一讀,在語言環境中體會用法。這類練習活動如果開展得好,可讓學生感受到中國語言文字的精妙
●讀一讀--比較每組句子表達的不同形式,體會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
當他決定給妹妹輸血的那一瞬間,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決心,這是多么大的勇氣啊!(在陳述的過程中加入抒情和議論,產生了感染力)
確認真的沒事,男孩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恰當的描寫生動具體地勾畫了人物形象)
這類練習在第五冊就已出現,恰當的引導、指點可使學生感性地了解句子的表達是可以更生動具體的。不必多講寫作方面的知識,只是通過讀來體會、比較,使學生了解怎樣表達效果好。
●讀一讀,背一背--加強積累,在自讀自悟中培養語感。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幫助理解詩詞的大意,使學生學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進行學習。
此外,日積月累還設計了有關區別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詞義,結合句子理解詞義,讀警句、格言,了解標點符號的用法,體會句子表達的情感等方面的練習。
◇ 開卷有益
選編的自讀課文大都內容淺顯,語言生動,情節有趣,例如《奶奶最喜歡的鈴兒》《書本里的螞蟻》《帶刺的朋友》《發明大王的秘訣》《獵人海力布》《愛因斯坦與小姑娘》《郵箱里的花束》等等;也有的語言優美,充滿詩情畫意,例如《雨在歌唱》;還有的包蘊了許多科學知識。這些自讀課文既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又適合學生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學到的方法,逐步提高閱讀能力。自讀課文作為對本單元內容的擴展、補充,是閱讀教學的延伸,以學生自讀為主,不做分析講解,不考查。如時間緊張,也可以課下讀。但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保證閱讀量。
◇暢所欲言
暢所欲言創設了各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引導學生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時學會傾聽。可和單元主題、主體課文或自讀課文結合,自然引入。
仍以第一單元為例:
第一單元的主體課文是《禮物》、《平分生命》、《媽媽的葡萄》,自讀課文是《奶奶最喜歡的鈴兒》,每一篇都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隨機引入暢所欲言(第10頁)。如請同學們互相介紹自己的家人,(愛好、性格特點、生活習慣)介紹自己家晚上做些什么,介紹家中趣事,體會親情,表達自己對家人的熱愛。
第四單元的暢所欲言話題是怎樣愛護小動物?(第45頁)由報紙上的一條新聞引出。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情境,使學生關注這個話題;也可以由前面的某一篇課文過渡而來,談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再說說應該怎樣愛護它,隨后引出話題,討論動物園里的投食問題,最后達成共識--怎樣愛護小動物。
所有的暢所欲言都要使學生感到有發言的需求,愿意與同學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抒發自己的情感,同時在交流中鍛煉表達能力,培養自信,逐漸學會交際、溝通,學會聆聽,學會換位思考。
◇初顯身手
初顯身手設計了多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結合語文學習有意識地觀察周圍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資料;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并在活動中學會合作。
語文天地中的所有內容都和主體課文緊密結合,不能作為單獨的內容來處理,因此,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教學時出現的問題靈活安排,隨機組合。切忌在學完主體課文后再集中處理語文天地。
初顯身手作為綜合活動,強調的是過程,是整個實踐的全程。教師在單元學習開始之前就有通盤設計,要動員、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可以有分工的不同,但不允許有人游離在外。可指導學生制定計劃,合理安排日程,合理安排分工,使每個孩子都能夠感覺到自己是活動的主體,愿意投入。
例如第三單元《讀書》的綜合活動(第31頁)有三項:展示摘錄本、觀察書和記錄課外閱讀情況,但這些活動并不是在某一個四十分鐘內就可以完成的,課堂上展示的是個結果,其實功夫在課外。因此,教師平時就應督促學生養成讀書時做摘抄的好習慣,并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摘錄本進行裝飾美化,為它起名字;還可提前指導學生把自己的課外閱讀情況記錄下來。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恰當地進行評價,充分肯定每一個人的優點。當學生展示自己的摘抄、閱讀成果,介紹觀察心得時,那種成就感不言而喻。同時,其他同學的表現又會進一步激勵他更加努力。所以,我們要使初顯身手成為學生學習發展的過程,成為學生體驗成功的過程。
初顯身手還可以和其他欄目有機結合,如上面的活動就可以和這個單元的暢所欲言結合,從觀察圖書的扉頁和封底開始,引入了解圖書的演變歷史。如有條件,這可設計為系列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筆下生花。
筆下生花作為習作欄目,不以指令性的形式出現,而是和其他欄目緊密結合,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自然引出,成為語文實踐活動的延伸。這種設計既能促進學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養。
列出父母作息時間表、制作家庭檔案(1單元)、借書經歷、介紹好書(3單元)、小動物(4單元)解決難題、想象故事(5單元第56頁)、寫石頭(6單元)、寫廣告(7單元)、互評優點(8單元)、觀察驗證天氣諺語、有趣現象(9單元第96頁)、續編《炮手》、愛心助人計劃(10單元第106頁)、寫信(11單元第116頁)、想象習作《走進大森林》(12單元第131頁)。
全冊11次習作可根據教學情況做選擇,不適宜當地情況的,或學生不感興趣、無話可說的可以不做,也可以換內容,還可以安排成大小作文形式。習作不要成為學生的負擔,選做的題目應尊重學生,不要強求一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