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8 19:11:48 下載試卷 標簽:小游戲 閱讀 閱讀材料 教師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我們先玩個游戲。我請四組同學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依次為(板書:狼、鹿、森林、人類),記住自己的角色了嗎?好,下面聽好了,老師叫到誰,就立即站起來,比比哪組反應快!狼!人類!鹿!森林!
2、師:同學們的表現都不錯,現在我要增加難度,我說一個詞,你自己判斷一下能否形容你所扮演的角色,若覺得行,請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可愛的—— 可恨的—— 可憐的—— 貪婪的—— 美麗的—— 智慧的——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這篇文章,讀出對狼、鹿、森林、人類的初步感受。
2、交流閱讀感受,用一個詞把自己感受概括起來表達出來,可以從書中選,也可以自己想。
3、學生交流,師生互動,生板書詞語
生讀詞語 : 蔥綠 生機勃勃 枯黃 消退 蔓延
美麗 活潑 貪婪 兇殘 繁殖
(反思:學生寫詞語時間過長,可以通過卡片展示詞語,以節省時間。)
4、學習第4節探索災難降臨的秘密
(1)生齊讀第4節。(2)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
( 反思:第4節要多讀,學生對課文不熟,造成學生抓不住重點,因此要加強第四節的讀,要讓學生讀熟讀透。)
三、品讀課文,深化領悟
1、媒體展示美麗的森林,動物奔跑跳躍的錄像片段,生交流感受。
2、 生讀第一節,讀出想法
(反思:生看圖說更能感受到森林的生機勃勃,如能將前后森林的變化都展示出來學生更容易感受到那份沉重。)
3、生潛心地默讀課文第2小節,再次與課文對話,讀出見解。
(1)生交流
(2)(出示①)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個跟一個,哀嚎著倒在血泊中。(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3)生讀讀出自己的想法
4、輕聲讀第3小節,找出感觸最深的語句,劃下來,多讀幾遍
(1)小組內交流一下,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出示②)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a 交流想法
b 生讀出感受
(3)出示③)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眾中游蕩。
a 交流想法
b 生讀出感受
5、自由讀讀這三句話,你能用“因為……所以”把它們連成一句話
6 教者闡明狼、鹿、森林和人類之間的關系
7、讀到這兒,相信你們對狼、鹿、森林、人類,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課前,老師指定你們每組擔任不同角色,現在,你最想擔任哪個角色,你最想對誰說些什么?請大家靜靜地思考片刻。
四、總結拓展,明白事理
1 師:在我們身邊,你看到,聽到過哪些破壞生態平衡的行為呢?
2播放關于破壞生態平衡的錄象
3師:此時的你想說什么?今后又會怎么做呢?
4師總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破壞生態平衡,那是人類在自掘墳墓,如果我們無視自然,人類就會自己走向滅亡,為了人類能永久居住在這個地球上,我們應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平衡吧!正所謂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來讀讀文章所蘊涵的道理吧!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樹木成陰,空氣清新。
綠了大地,潤了人心。
功在當代,造福子孫。
山上樹木光,山下走泥漿。
治山治水不栽樹,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樹造林鎮風沙,遍地都是好莊稼。
返璞歸真,讓學生學會讀書
楊美芹
書,人人都會讀,而且形式多樣,有默讀、 大聲讀、 瀏覽等,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讀書,那種讀出自己想法的讀才是真讀。因此在本次教學中我訓練的重點就是——— 返璞歸真,讓學生學會讀書。
本次教學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
三、品讀課文,深化領悟。
四、總結拓展,明白事理
第一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世界的興趣之火。”從學生喜歡的游戲入手,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生動、活潑、開放、富有個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快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第二三個環節的設計我注重的是學生的讀,學生的感悟。“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大學時的老師常常跟我們說的一句話。同樣一篇文章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積淀、文化底蘊、審美情趣及欣賞角度的不同,所領悟出來的想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運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去讀,讀出對“狼、鹿、森林、人類”的感受。對課文的理解,我并不沒有刻意去追求準確地再現作者的思想,允許學生對文本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去體驗,去理解,允許有不同的感悟、體會和結論,肯定孩子們的感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而我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他們明白真正的讀,是要讀出自己的想法,讀出自己的感悟的。
第四個環節是感情升華部分,可是因為前面和學生扯得時間過多造成學習這個環節時時間不夠,因此省掉了一些重要的內容,只保留了最后一個環節,這也是我覺得最遺憾的地方。
“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教學生讀書,不如教學生學會讀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真正的魅力所在,這也是我此次教學最大的收獲。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