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病情出現反復 康復結論卻已出臺
來源:南方都市報 文章作者:譚林 2010-04-24 09:50:38
“惠來乙肝疫苗事件”追蹤
聯合調查組稱惠來岐石鎮46名學生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現“頭暈、惡心、乏力”為主的不適癥狀屬疑似群發性癔病;記者調查發現多名學生回家后出現病情反復;媒體普遍認為調查組的結論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明顯草率。
前日,揭陽市惠來縣岐石鎮坑仔小學學生在接種乙肝疫苗后,46名學生出現自訴“頭暈、惡心、乏力”為主的不適癥狀(詳見本報昨日A 20-21版報道)。接報后,省、市、縣衛生行政部門高度重視,分別迅速派出專家開展調查。聯合調查組昨日傍晚6時在隆江鎮人民醫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調查組根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認為:該事件屬疑似群體性心因性反應引起,基本排除與乙肝疫苗有關。認為疫苗流通環節符合冷鏈標準要求,接種過程規范。不過在場的所有媒體都認為調查組的結論草率,通報的內容多處沒有事實依據,甚至部分內容失實。
多名學生病情出現反復
前日下午,本報記者采訪時,醫院共收治了44名學生,本報記者采訪結束離開后,醫院又收治了兩名學生,因此揭陽市惠來縣岐石鎮坑仔學校小學生在接種乙肝疫苗后,共有46名學生出現自訴“頭暈、惡心、乏力”為主的不適癥狀。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了隆江鎮人民醫院。醫院里只有一個叫蔡曉婷的學生在打點滴。據蔡曉婷說,前天晚上,她已經覺得身體好轉了,就回到了家里,不過今天又發現了頭痛、惡心、嘔吐癥狀,所以她再次來到醫院打點滴。
據學生黃曉佳的哥哥黃曉東介紹,昨天中午時,醫院還有幾十名學生在打點滴,后來醫生“勸說”學生家長,學生已經沒有什么大問題,可以回家休息。結果在下午4時20分前,在醫院打點滴的學生陸續都回家了。
根據三級聯合調查組的發布稱,截至昨日下午4時20分,所有自訴出現不適癥狀的學生都已康復出院。
家長稱醫院“勸說”學生回家
不過,一個姓蔡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他們選擇回家一是因為當地人認為進醫院是一件不好的事,此外,醫院方面一直在大力“勸說”讓他們回家,如果孩子確實有什么不適,就到小學里面找醫生,稱當地在學校設立了一個醫護點,以便隨時監控學生的情況。事實上在昨天下午4時20分之后,記者在坑仔小學一樓看到了兩個精神萎靡的學生,他們臉色蒼白,說話有氣無力。其中一個學生叫蔡麗萍,今年14歲,是四年級2班的學生。蔡麗萍的父親蔡銀存告訴記者,中午的時候,他們被醫生勸回家了,不過到了下午3點多,女兒就陡然不舒服,胸悶、頭疼,還伴有強烈的嘔吐,把中午吃的東西全部嘔了出來。他們見情況不妙,就立即將女兒帶到了學校的醫護點進行治療。
在學校醫護點的是岐石衛生院的醫生。其中一個姓盧的醫生告訴記者,就昨天下午,他們已經接到了五六起學生病情出現反復的個案,這些學生的癥狀都是頭暈、惡心、四肢無力還伴有嘔吐癥狀。他們對于這些學生,都是開一些針對性的治理嘔吐、消化不良和頭疼的藥。
在省衛生廳的網站,調查組已經迫不及待以疾控中心的名義掛出了新聞,表述依然是“經注射葡萄糖和能量合劑等安慰劑治療,絕大部分學生自訴癥狀消失。所有自訴出現不適癥狀的學生都康復出院”。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媒體對三級調查組公布的“全部康復”進行質疑,學生病情反復究竟算不算康復?調查組無言以對。
疑問1
多名學生都因為“心理暗示”發病
記者:難道你看到別人嘔吐,你也會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更何況嘔吐的學生不止幾個?
調查組:……(沉默)
聯合調查組稱,這次的疫苗注射室根據新醫改精神和衛生部、省衛生廳部署,2010年1月起,惠來縣對全縣15歲以下兒童進行乙肝疫苗查漏補種工作。此次乙肝疫苗查漏補種是貫徹《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的具體措施,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中的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接種的乙肝疫苗是由中央財政出資,全省統一采購,免費接種。
調查組稱,事件的發生是在4月22日上午,惠來縣岐石鎮衛生院共派出4名工作人員在該鎮坑仔小學進行乙肝疫苗補種工作。接種過程中,有一名學生自訴有點頭暈、惡心、乏力等,隨后同班6名學生也相繼自訴有點頭暈。衛生院工作人員立即停止接種,共接種學生85人。聯合調查組的初步結論是:該事件由疑似群體性心因性反應引起。
對于得出初步結論的原因,聯合調查組稱,他們問詢了大部分的前往治療的學生,也檢查過學生的手臂、前胸和背部,發現學生沒有皮疹和發燒癥狀,大都是頭暈、肚子痛、乏力。經過注射葡萄糖和能量合劑等藥物后,發現學生大都精神很好。他們認為,頭暈、肚子痛、乏力等都屬主觀癥狀,很難用客觀體檢檢查出來,因此認定“學生的主觀表現和客觀檢查不相符合”,符合群發性癔病的癥狀反應。用調查組的話說就是“看到別的人頭痛,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就覺得自己也頭痛”。
而根據記者調查,聯合調查組所掌握的頭暈、肚子疼、乏力這些癥狀之外,還有多名學生伴有嘔吐的癥狀。當記者問嘔吐是否屬于群發性癔病的癥狀?他們此前接觸的群發性癔病有沒有嘔吐這種表現形式?調查組開始不愿回答,只稱他們所調查的學生中只有兩個學生有嘔吐,對于嘔吐病癥學生情況掌握的并不多。在記者的緊追之下,調查組稱他們認為嘔吐也應該是群發性癔病的表現癥狀。不過當記者質疑“難道你看到別人嘔吐,你也會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更何況嘔吐的學生不止幾個”時,調查組無言以對。
疑問2
已經基本排除與乙肝疫苗有關
記者:乙肝疫苗的鑒定都沒有出來,調查組怎么可能推論性地做出“基本排除與乙肝疫苗有關”的初步結論?
調查組:……(沉默)
聯合調查組在他們的初步結論上這樣描述:基本排除與乙肝疫苗有關。
他們做出初步結論的依據有兩個:其一,調查組認為,乙肝疫苗的來源是省衛生部門通過正規渠道訂貨獲得的,這批乙肝疫苗有衛生部簽發的合格證。此外,調查組稱,他們認為疫苗流通環節符合冷鏈標準要求,接種過程規范。基于這兩個原因,得出了“乙肝疫苗是合格”的初步調查結論。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這批給學生注射的乙肝疫苗本來在一個月前就應該打了,不過因為當時學生們注射了甲流疫苗,所以推遲了打乙肝疫苗的時間。根據程序,下面縣、鎮一級要想拿到疫苗,一般是先統計好人數,然后按照人數向市疾控中心申領,然后用車輛運輸過來。不過,為了錯開注射甲流疫苗的時間,這批本應該放在揭陽市疾控中心的乙肝疫苗,卻提前被申領出來,而不得不放在惠來縣疾控中心。有記者問,對于疫苗的運輸保存有嚴格的記錄,調查組是否有查閱相關的記錄、記錄是否正常、能否公布相關的調查時,得到的是沉默。
此外,當記者問及,調查組是否對已經封存的乙肝疫苗進行檢測、結果如何時?聯合調查組告訴記者,據他們了解,揭陽市藥監局已經對封存的疫苗進行了取樣化驗,但是目前沒有得出結果。當記者問及,對于乙肝疫苗的鑒定都沒有出來時,調查組怎么可能推論性地做出“基本排除與乙肝疫苗有關”的初步結論時,得到的依然是沉默。
心因性反應
群發性癔病(心因性反應)為預防接種后多人同時或先后發生的,多數表現相同或相似的癔病。臨床類型呈多樣化,發病者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主,可以同時出現多個系統的癥狀,但體檢無陽性體征。具有以下特點:●急性群體發病:有明顯的精神誘發,多數起病急驟,可有發作性和持續性兩種臨床經過。●暗示性強:在他人的語言,動作和表情的啟發下,或看到某種事物“觸景生情”,并可相互影響,誘發癥狀。●發作短暫:絕大多數病人癥狀持續時間較短。一般運動障礙5~20分鐘,精神、感覺障礙10~30分鐘。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可達1小時或更長。●反復發作:患者癥狀可反復發作,表現可以完全一樣,發作次數2~10次不等,少數發作次數更多。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