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校園成為最安全的地方
來源:人民日報 文章作者:李泓冰 2010-03-31 10:09:01
要將校園安全措施制度化、常態化,不留安全死角,還須調動多方面的力量
自3月29日起,北京安排警車在中小學生上學、放學的重點時間段停靠在校門口,既震懾犯罪,又能對可疑人員進行盤查。這一舉動,讓北京的家長們心里踏實不少。
校園安全牽動人心。人民網“關注中小學校園安全”網上問卷調查顯示,88%的受調查者稱自己或身邊的孩子經歷過或大或小的校園安全事件。
校園安全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中小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本來就相對脆弱,對于處于轉型期的中國而言,存在各種影響兒童安全的因素,因此校園安全問題更應引起高度關注。
具體地說,過去影響兒童安全的主要因素,如自然災害、溺水、失火等仍然存在。而由于億萬農民的進城務工,留守兒童大量滯留鄉村,或在寒暑假期間因探親而走進陌生擁擠的城市,致使他們的安全保障系數嚴重下降,也常常帶來突如其來的意外傷害。
眾多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春期孩子,與處在轉型期的經濟、社會環境不期而遇,迷惘疊加、誘惑倍增。而埋頭于工作和生活壓力的成年人,無暇走進孩子們的“心理胡同”,一旦有偶發事件的刺激,不可預測的青春危險期便可能失控,進入吸毒、心理異常、自殺、犯罪的高危時期。
為校園安全撐起保護傘,政府責無旁貸。去年,溫家寶總理在兩會上莊嚴承諾:要把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當時會場上雷動的掌聲,也透出這是深孚民心的承諾。現在,北京警方率先主動出擊,做出了表率。但是,要推出中國版的校園安全防護方案,將安全措施制度化、常態化,不留安全死角,還須調動更多方面的力量。
公安力量首當其沖。除了威懾性地在上下學時間以警力守護校門,更要在平時加強與校方聯系,經常檢查校園安全隱患,在校園安全有受到威脅跡象時,及時出警,及時排除。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我們的警方應該有相應的校園安全預案。
學校責任尤為重大。近年來,時常出現學生因師生沖突、情感糾紛或應試焦慮而自殺的事件。關于青春期的心理疏導、災難和事故中自我保護的常識等,在當下的教育中仍然是醒目的缺失,教育部門是否能將生命教育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教學大綱和工作重點?
我們期待著,孩子的父母、社區街道等方面,也能參與進來,聯手織出一張安全網,讓校園成為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