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長教育小孩的心得(2)
來源:中國知識網 文章作者: 2010-01-26 16:36:11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師長的任何一種教育方法都是為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氣氛中進行教育,消除他們的“敵意”,使他們愿意聽從教導;三要給孩子以說話的權利,讓他說原因,說理由,哪怕是不正確或不真實的;四要多一點寬容,教育之后,還會做錯事,要給予改正的機會,要有耐心,要等待;五是教育孩子的語氣要堅定,父母兩人說話口徑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經心,有的輕描淡寫,有的各唱各的調,這都不利于教育。
第五類,具有嚴重惰性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學習被動,作業不完成或抄襲,造成考試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以平時的家務事開始訓練,不要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其次是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并加強督促檢查;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則,事事起表率作用;四是要從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養勤勞的習慣,并持之以恒,堅持訓練。
總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理
一、教育子女“學會做人”
教育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務,也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問題。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視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為家長不能重智育輕德育。因為比知識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其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增強其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教育子女“學會求知”
學會求知的方法途徑很多,但重要的一條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強迫子女“死記硬背”知識,而是重在理解,學會靈活運用知識。
三、教育子女“學會勞動”
應引導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支持子女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培養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子女從小學會勞動,將終生受益。勤勞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礎,懶惰是萬惡之源。因此,安排子女從小參加勞動,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課和基礎課。四、教育子女“學會自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坎坷會很多,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勇于面對挫折的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讓孩子在廣闊的天地里學會磨練自己的翅膀,展翅飛翔五、教育子女“全面發展”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處在這個激烈競爭時代的人,若沒有知識和專門的技能及各種能力,就必將被社會所淘汰。所以,家長應教育子女不僅要學好文化科學知識,還應積極參加其它各項活動,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應得到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復雜的學問,我們家長一定會努力配合學校的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
父母僅告訴孩子上學很重要是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說明學習并不因長級或是得一文憑而終止。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
你不必花許多錢去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而要讓孩子們看到你在讀書。你可以帶他們去博物館或展覽會,這些豐富的課外活動會讓孩子們對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索愿望。
說到做到
曾獲得過美國教育部頒發的“愛因斯坦式青年”稱號的梅布得老師極力主張父母必須參與孩子學校組織的活動。這樣做會向他們表明你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真的很關心。
你不必具有一項特長或是用許多業余時間幫孩子們做什么。多數老師歡迎家長陪伴孩子們郊游,與其他家長通通電話以及打印孩子的學期特別報告等。經常向老師詢問他們需要什么幫助。
開誠布公地交流
找出時間與老師進行交流,同時詢問、觀察孩子正在學習什么,得到這些的確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可以給老師打電話得知孩子在課上學習了些什么內容,并且留了什么作業。
幫助孩子做到有條理
幫孩子建立學習計劃,并把所有的作業都標在日歷上,這樣,孩子就會提前做好。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