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松綁“入學年齡”是輸給應試教育
來源:家長周刊 文章作者:. 2009-12-24 10:18:04
從12月6日起,一則關于“教育部對嚴格的小學入學年齡規定松綁”的消息在家長中間引起巨大反響。但12月7日,教育部有關人士又出面解釋,教育部目前在政策上并沒有調整;但在實際操作上,學校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具有一定操作彈性。
一則消息,幾經周折,總算是塵埃落定,但從消息剛出時家長的反應不難看出,很多家長還是期盼放寬小學年齡。“入學年齡松綁”事件始末究竟是怎樣的?家長反應如何?小學入學年齡是否該放開?
事件回放
教育部稱政策不調整學校可彈性操作
12月6日,教育部網站在“留言答復”中稱:“學校在優先接收和保障年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后有學額空缺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接收即將年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民眾紛紛熱議:難道教育部目前正醞釀對嚴格的小學入學年齡規定“松綁”,考慮接收將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
然而12月7日中午,教育部從網站上撤下上述回復,并隨之改為:《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關于“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 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的規定,是對適齡兒童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義務的規定,即凡每年9月1日開學之前年滿6周歲的兒童,監護人有義務送其入 學接受義務教育。
同日,教育部對此作出回應,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依法執行“年滿6周歲入學”的規定,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針對有家長希望放寬小學入學年齡的意見,有關部門將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 礎上進行深入研究。
教育部有關人士解釋,教育部目前在政策上并沒有調整;但在實際操作上,學校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具有一定操作彈性。
家長期盼
“入學年齡彈性空間”
每年9月1日開學前年滿6周歲的兒童,才能進入小學接受義務教育,而只晚一兩個月甚至是幾天就得再等一年上學。這一讓不少家長苦惱的“幼兒園復讀”現象引發不少爭議。
“我們家小孩是10月底生的,我們鄰居家的小虎是8月中旬生的。聽說差一個月滿六歲,學校也不會收。到時候,兩個一般大的孩子,一個去讀小學, 一個卻要留在幼兒園。”家住東城區庸和家園的陳女士,說起孩子讀小學的問題,她露出了一臉擔憂。她希望教育部能早日出臺正式文件,讓她的孩子明年能跟鄰居 的孩子一樣順利從幼兒園升入小學。
多數家長認為孩子早上學合算,將來早畢業,謀職有年齡優勢;也有部分家庭則贊同到達年齡再入學,孩子心智更成熟、接受能力強,學習負擔會相對減 輕,“上學將變得更愉快”。“提前入學會給孩子造成壓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媽媽說,她的女兒是在滿5周歲零8個月時開“后門”上的小學。
女兒小學成績一直不錯,但這位媽媽還是告訴記者,“現在有些后悔,該給她多點玩的時間,因為讓孩子早入學肯定會剝奪他們本該享有的自由時光,而 且孩子現在的學業負擔真的太重了。”這位母親的想法其實在年輕家長中很有市場,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改變教育的大環境,但可以盡自己所能給孩子創造幸福, 最起碼的就是做到不剝奪孩子的游樂時間。
另外,成績好并不等于學習習慣好,當有一天家長發現孩子的學習習慣需要扭轉時,已經為時已晚,他們早已定型。
而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學家長秦女士認為,教育部既然出來一個六周歲年齡限定,肯定有它的依據,除非真的是特殊人才,這樣更適合他們的成長。
提前入學要視情況而定
不僅很多家長對孩子提前入學意見不一,很多教育方面的專家也表示,提前入學要視情況而定,家長們在平時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以及思維,從而更加理性地根據孩子的發育水平選擇入學年齡。
據陽光幼兒園的園長張黎明介紹,幼兒園與小學兩者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樣的,幼兒園以養為主,小學則以教學為主,有的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提前上學,而孩子往往對小學比較嚴格的行為規范可能會不適應,最終導致拔苗助長。
從事小學教育近20年的語文老師郭亞敏表示,入學年齡不該一概而論,而要看這個孩子是否“成熟”,這里所說的“成熟”是指孩子在智力、體能上是 不是都達到了入學的要求。“像我曾經教過的一些學生,有的孩子按照現在規定的年齡,提前了一兩個月,但是就是這一點時間,在班級里老跟不上,不是不聰明, 而是理解力不行,老師上課講的東西往往理解不了。也有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是體能不行,上體育課跑步、做操總是跟不上。而且目前一年級語文識字量、數學計 算技能要求較高,孩子入學后不適應的地方可能較多,適應周期普遍延長,為了適應教材,家長不必急著讓孩子提前入學。”
松綁“入學年齡”是輸給了應試教育
周平
如今,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觀念的驅動下,為了讓孩子盡早入學,托關系、走后門者有之,更改孩子戶口本者有之,而有些準媽媽們,則在8月底要求醫生提前施行剖腹產手術,家長們可謂是做足了文章。
年滿6周歲的孩子方可上小學,這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明確規定,各地基本上也是嚴格按照“8月31日前滿6周歲”這條硬杠來操作的。這樣一 來,那些9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就不得不等到第二年即將滿7周歲時才能成為小學生,比同一年9月1日前出生的孩子晚了將近一年——這怎么能行呢?張愛玲 說,出名要趁早,上學晚一年,出名不就晚一年嗎?再者說,人家孩子是6歲入學,我家的7歲才去,這不是明顯的“示弱”嘛。于是乎,為了讓孩子早上學,家長 們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那么,“松綁”入學年齡是不是就能解決問題呢?我認為不會。首先,如果真的“松綁”了入學年齡,那就可能變成另一種“競爭”,因為“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家長們為了讓孩子早上學,可能就會以入學年齡“松綁”為尚方寶劍,他們就不能再出奇招搞定醫生、搞定學校嗎?這樣一來,孩子入學的年齡會越來 越低,意味著孩子們越來越早的陷于應試教育的苦海。我想,小小年紀就喪失了自由玩樂的天性,這對于孩子的身心發育和未來成長絕對不是什么好事。
其次,取消入學年齡的限制,從制度上看,固然是對實事求是的尊重,也體現了教育的“人性化”。但問題是,“將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有什么標準? 是差一個月?還是差兩個月?這實際上相當于一個“自由裁量權”,鑒于目前的國情,掌握這個權力的人,也有可能尋私,也有可能被搞定,而為了防止這些弊端, 是否還得再出臺一系列措施加以防范監督?
如此看來,原本一個簡單的“松綁”,最后可能會搞得烏煙瘴氣、一地雞毛、怨聲載道,到時候我們會發現,入學年齡難以“松綁”的背后,其實是頑強的“應試教育”在作崇。因此,筆者認為,如果不對現行教育體制進行改革,還不如一刀切地規定所有孩子年滿6周歲才能上學呢!
各地反應
北京:嚴格執行年滿6周歲入學規定
北京市教委基教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嚴格執行年滿6周歲,且必須是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入學規定,晚于該時間都視為沒有年滿6周歲。
四川:按“年滿六周歲”規定執行
四川省教育廳有關人士表示,關于是否在入學年齡規定“放口子”,由于目前并未收到教育部相關部門關于入學年齡的新規定,所以現在還是要按照“年滿六周歲”的規定執行。
廣州:“嚴格按原來規定執行”
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未收到教育部相關部門關于入學年齡的新解釋,“在未收到正式文件之前,我們還是要嚴格按照原來的規定執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