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方曉義:讓孩子要網絡 也更要家人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2-04 10:12:06
“全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網上系列講座”第五場舉行——讓孩子要網絡 更要家人

12月3日,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方曉義做客中國文明網,指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互聯網,做網絡的主人。
“我是名學生,要是對學習的熱情有對開心農場的一半就好了。”“我們家的孩子沉迷網游,總說要去流浪咋辦?”“上網時神采奕奕,下網后無精打采咋辦?”“我愛上網媽媽總不讓,時常偷著上卻很自責咋辦?”……2009年12月3日下午14時,由中央文明辦未成年組、秘書組主辦,中國文明網、中國心理學會、教育部中小學心理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承辦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網上系列講座”第五場在中國文明網直播室舉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方曉義做客中國文明網,主講青少年網癮問題,在線與網友就“網絡學習、交往”“網絡不良信息抵制”“網癮、網戀”“網絡環境下的親子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調查,在3億網民中,青少年上網人數已經達到了1.65億。青少年網絡使用的情況近幾年呈現極具上升的趨勢,2007年青少年占27.8%,2008年則上升到了35.2%。面對網絡,青少年如何趨利避害、健康上網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問題。方曉義教授認為,從現在的情況看,青少年使用者大多認為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從父母、老師和社會的視角看則是弊大于利。心理學研究發現,網絡確實給我們帶來一些好處,但也發現了它對身體的危害。而對于青少年來說,最大的影響則是網絡成癮之后會減少對學習的興趣。方教授認為,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讓青少年合理利用網絡,做網絡的主人,這是未成年人網絡使用問題的關鍵。
講座內容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有一位網友提問到,“我是同學和老師公認的網絡高手,特別有成就感。我可以不吃飯、不學習、不睡覺,但不能不上網。像什么申請QQ、頁面搜索、游戲闖關、軟件升級、動漫制作等等,樣樣拿手。” 對此,方教授解釋說,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中的成就感無法等價。但如果把使用網絡的能力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那就變成一種收益。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2009年8月公布的一個數據顯示,約八成小學生9歲前開始接觸互聯網。如何引導這些尚不成熟的孩子健康上網,讓他們區分虛擬網絡和現實生活,成為這場講座的一個主要內容。方教授說,互聯網使用者低齡化的趨勢、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成癮和家庭環境、使用者自身控制力有一定關系。由于現在普遍喜歡用學習成績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孩子從小就被寄予高度期望,日常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圍繞學習進行的,許多孩子要額外參加許多課外補習班,以至于沒有時間追求其他興趣和愛好。有學生問,“我跟家人沒啥交流的,回家就打開電腦,只要上網就興奮,欲罷不能,下網就無精打采,反正我也沒有上網打游戲,也沒有交友聊天,何罪之有呀!”對于此類由網絡引發的親子關系問題,方教授認為,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學習網絡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起到監督的作用,幫助其辨別,而不是完全放任。另外,父母要去關心孩子,學會和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加強溝通、改善親子關系,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成長,制造一個溫暖、易被接納,令人放松、高興的家庭環境,這樣孩子就不會產生“寧要網吧,不要回家;寧要鼠標,不要書包;寧要游戲,不要成績”的想法,讓孩子要網絡更要自己的家人。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生理發展的時期,網絡在帶給未成年人更廣泛的知識空間和更為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之外,還夾雜著色情、暴力、欺詐等種種不良誘因,我們要真正為青少年健康上網筑起一道防火墻,還他們一方網絡凈土,享受網絡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快樂,做網絡的主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