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背后的故事-記王烜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2-03 13:19:16
7月30日,第48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越南河內舉行,深圳中學高二學生王烜一舉奪得金牌,為中國、為深圳爭得了榮譽。得知王烜奪得金牌,他的父母、他的老師都非常高興,他們向記者講述了王烜奪得國際數學奧賽金牌背后的故事。
培養興趣最重要
王烜的老家在江西高安,小學五年級時隨父母遷到深圳。王烜的母親陳女士是位初中數學老師,她從小就注意開發兒子的智力,培養他學習的興趣。
陳女士告訴記者,王烜上學稍早,2歲多就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時,她就教他玩智力游戲,像搭積木、玩拼圖等,他父親也教他下象棋,幫孩子建立空間觀念,培養他的空間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開發他的智力。另外,男孩小時候都好動,他們就特意教他練毛筆字、畫畫,培養他的“靜”功。
不論是在游戲還是在以后的學習中,王烜的父母都注意培養他的興趣。陳女士說,在做游戲比如下象棋的時候,他們總是出現“偶然”的失誤,讓王烜贏,這樣他就越來越有興趣。當王烜上小學時,陳女士總是引導他一道題多想幾種方法,而且總是和他比賽,看誰最早想出另外的解法。這時候陳女士總是“苦思冥想”,當王烜想出另外的解法后,陳女士便表揚他:“王烜真厲害,連媽媽都贏了!”在比賽中屢屢獲勝,王烜很高興,興趣也自然越來越濃。
小孩子總是貪玩,王烜也是如此,但從小時候到現在,王烜基本上沒有“瘋玩”過,這與他的父母注意培養他的生活習慣有關。陳女士告訴記者,從小他們就讓王烜生活有規律、學習有計劃,比如每天早上都早起,然后跑步鍛煉身體;放學后一定先完成作業。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激勵措施,比如做完作業就可以出去玩了,或者周末獎勵他到外婆家玩。
用數學知識幫爸爸打開密碼箱
王烜的父母告訴記者,王烜小時候就喜歡動腦筋,他爸爸給他買了個大變形金剛,他一玩就是半天,還對智力測試這樣的題目特別感興趣。但除此之外,他的興趣還很多,比如他小時候就開始畫畫,讀中學時一幅素描還被他的美術教師收集到書中出版。根據他的興趣,父母也送他上了不少課外培訓班,單在少年宮就學過素描和電腦。另外,他還喜歡打羽毛球、踢足球和打桌球,而且技術不錯,還是深圳中學足球隊和羽毛球隊的隊員呢。王烜的母親陳女士說,王烜學東西非常認真,非常專注,像羽毛球、桌球,他就專門買來書籍來研究。除了這些外,王烜還喜歡玩游戲,有一段時間甚至沉迷于其中。當父母發現他玩游戲影響了學習時,他們沒收了他的游戲機。陳女士說,王烜很聽話,也很懂事,他們告訴他,沉迷于游戲將使他學業一事無成,王烜立即聽從了父母的意見。
畫畫、電腦、奧數、羽毛球……可以說,小時候王烜學了很多,但在小學快畢業時,他的父母發現,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最突出,他在小學就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數學競賽并獲獎。于是,王烜的課余時間就以數學為主,打球、畫畫成了他休息和放松的最好方式。
在初中一年級,王烜就自學完了初中全部的數學,這時候他不但表現出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也表現了過人的天賦。他在學平面幾何時,發現了一個定理,并以自己的名字名命為“王烜定理”。實際上,這個定理早就被發現了,因為比較偏,教科書和一般的數學書籍上都沒有提到,但王烜確實是以自己個人的能力重新發現了這個定理。
他的父親還發現,王烜不但對數學特別感興趣,還善于把學到的知識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王先生還記得幾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出差回來,密碼箱卻打不開——他忘記密碼了。試了幾個號碼失敗后,王先生準備到外面找開鎖的師傅幫忙,這時王烜提出他來試一試,而且一會兒就打開了,令王先生驚奇不已。王先生說,現在想來,王烜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他只是把三位數的密碼先固定前二位,第三位從0到9一一試過,然后再換第二位數重新試,直到找到正確號碼為止。王先生感慨地說,這個方法可能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實際上是一個一個地試錯,但王烜不是一個個地亂試,而是有規律地進行,因而也是最簡潔的解決方案。
熱愛數學 爭強好勝
在深圳中學讀初一,王烜的數學老師是吳聰。在吳老師的指導下,只用了一年時間,王烜就自學完了初中三年的數學。吳老師認為王烜是個好苗子,就把他推薦給當時正帶康嘉引參加奧賽的張承宇老師。
張承宇老師告訴記者,帶了王烜一段時間后他就發現,王烜很聰明,數學素養不錯,只花了一年時間,就學完了高中的數學,而且他對這門學科非常熱愛、非常執著,為了數學寧可放棄其他的興趣和愛好。張老師說,有段時間他發現,王烜在課外學習時間總是看日本的偵探小說,他一找,竟然找出幾十本。于是他告訴王烜,時間、精力有限,想要在數學競賽上出成績,就必須把大部分課余時間花到數學上。一番談話后,王烜自己作出了選擇,他把這些小說全交給了張老師。
初三時,因為已提前學完了所有初中課程,王烜就和幾個同學一起專門準備數學競賽。張老師說,這段時間王烜走過一些彎路。當時還有一個同學與王烜一起培訓,而且兩個人的成績都非常突出,這時他們兩人就暗暗地較起勁來。有段時間張老師發現,布置給他們的作業,有時一本書他們一二個星期就做完了,拿到一個題目一下子就能解出來,這令他非常驚奇。經過仔細觀察張老師發現,原來為了單純追求進度,爭強斗勝,這兩個孩子做題時沒有經過充分思考,不會做就看答案,而且答案全都記住了。張老師告訴記者,難度大的數學訓練題非常難得,專家有時一年只能出一道題。王烜他們這樣解題實際上是浪費了資源,因為數學競賽考的就是解題能力,但他們先看并記住答案,恰恰漏掉了最重要的訓練過程,使訓練沒有任何意義。這樣做不但浪費了題目,而且一旦出一道他們沒見過的題目,他們就極可能做不出來了,因為他們的解題能力并沒有在訓練中得到提高。于是張老師一個一個地找他們談心,跟他們講其中的道理,使王烜等人回到了正確的軌道上來。
“我一定要進國家隊”
當王烜跟著張老師培訓數學時,張老師正帶著康嘉引準備第4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因此王烜跟康嘉引也有較多的接觸。張老師說,看著康嘉引一步一步地沖刺奧數金牌,這對王烜的影響很大,他也決心要拿奧數金牌。
但王烜拿奧數金牌的道路并不平坦。2006年1月,正讀高一的王烜以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廣東省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全國冬令營,參加了國家集訓隊的選拔。畢竟是年齡小,又是第一次參加這樣重大的比賽,因為過度緊張,王烜考砸了。冬令營比賽,一共考兩場,每場考試就三道題。第一道題一般最容易,而且是王烜最拿手的平面幾何題,但其中夾雜著很多計算,王烜算錯了。他錯了再來,一共算了3遍,才解出這道題。題目解出來了,但花的代價太大了——時間已經不夠了,最后一道題來不及做完,雖然考后他很順利地解出了這道題。這次冬令營王烜得了個二等獎,雖然也是很好的成績,但與國家集訓隊無緣,也就失去了進一步沖擊國家隊的機會!這令王烜非常難過,但他并沒有氣餒。當時冬令營的舉辦地是福建福州,當他在福州機場準備乘飛機回深圳時,正碰上國家隊領隊冷教授準備乘飛機到上海。王烜特意走到冷教授面前,很鄭重地對冷教授說:“我明年一定要進國家隊!”
從福州回來,王烜已經被清華大學預錄取了,但他并沒有忘記他的誓言,繼續準備奧賽。為了幫助王烜實現愿望,他的教練張承宇老師不但自己加強了培訓力度,還為他請來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隊副領隊、廣州大學計算機教育軟件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朱華偉等專家。有了這些專家為他加油,王烜可謂如虎添翼,他不但在去年底舉行的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上再次奪得第一名,還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冬令營、集訓隊,最后以總分第二名的成績進入了國家隊,代表中國參加第48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實現了他的誓言。
論壇鏈接:http://bbs.eduu.com/viewthread.php?tid=252742&extra=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