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好 獎錢物少不了8成家長老師為學習標價
來源:武漢晨報 文章作者:彭欣 2010-03-15 09:32:03
漢網消息(記者彭欣)為學習發錢發獎,不止高莉一人。記者上周五隨機調查兩個初中班發現,九成孩子表示,老師和家長常用物質化獎勵來刺激他們學習,只是形式不一。
受調查的翠微中學七(8)班、八(6)班共計98人。被問及家長獎勵學習的方式時,85人稱受到金錢、物
品、出游等物質獎勵,占總數86.7%。僅13人稱家長只作口頭鼓勵。老師獎勵學習的方式中,有93名學生稱受到的獎勵包含學習用具等物質獎勵,占總數的98.5%。
評價激勵作用大小時,受家長物質獎勵的85名學生中,有58人認為作用大;13名獲口頭獎的學生中,僅2人認為作用大。93名得到教師物質獎勵的學生有54人認為激勵作用大。
說及“最希望得到的激勵學習方式”,72人選擇了物質獎勵,占總數的73.5%。甚至有學生直接寫明要“金錢”、“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物品作獎。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范先佐認為,從學生特點看,除精神鼓勵外,適當的物質獎賞確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因此,老師、家長普遍對孩子學習采取物質獎勵可以理解,也有一定積極作用。“但物質獎勵要適度。”不能讓學生將此當作主要學習目的,警惕變成孩子學習“非物質化不能激勵”。
》》》記者手記
學習的價碼
如今是個價碼的社會,商品有價碼、時間有價碼,連學習都有了價碼,甚至具體到一臺筆記本、一部手機。
在專家看來,學習最健康的主動力應是精神層面的鼓舞,但學習的物質價碼存在,某種程度上是適度的必需,因為其刺激作用能彌補精神鼓勵的乏力。此外,付出須有回報的市場原則,似乎也在佐證物質刺激是學習艱苦的當然回報。
學習的價碼到底應該物質化還是精神化?如把這一問題公布到網上,讓大家討論一下,無外乎將有三類觀點:各執一詞或兩者兼顧,甚至引發三方爭執的局面。
其實我們不妨想一想,無論哪種方式,孩子們為何非要借助外力來提升興趣?看看中學生們披星戴月的作息時間吧,看看小學生們輾轉培優的辛苦吧。學習本身并不快樂!
別再糾結于哪種鼓勵方式的效能更大了,這永遠只是個治標手段。想要讓孩子沒有價碼地發出“我愛學習”的聲音,就讓教育本身為孩子創造更多樂趣吧。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