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想讓孩子提早掃盲 卻難找“財商班”
來源:羊城晚報 文章作者:. 2010-01-08 09:40:42
再過半個月就放寒假了,杜女士開始為讀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物色假期興趣班。一直后悔自己錯過“牛市”的杜女士,決心提前讓兒子上金融掃盲班。“香港的兒童理財班很受歡迎,巴菲特也說要培養小朋友的理財概念,就連這次中學校長實名推薦上北大的人選中,華師附中一牛人不也14歲就開始學炒股了。”但讓她失望的是,元旦期間她向廣州市內各個開設興趣班的機構問了個遍,卻找不到兒童理財班,唯一一家開設有“經濟學”課程的培訓機構,面對的卻只是3-6歲的幼兒。
家長難覓小孩“財商班”
杜女士在香港的小侄女今年暑假就剛上過兒童理財班的高班課程,“上課像在玩游戲,說是能培養小朋友透過日常多方面的觀察,融入真正的理財世界,老師還會帶他們到銀行實地教育,解釋股票交易、利息等,一堂課學費200元港幣。雖然家長也不相信上幾節興趣班孩子就學會理財,但中國有句古話“3歲看大,7歲看老”,我覺得對兒童實施財商教育還是有必要的。
但她這幾天向市內各個開設興趣班的機構問了個遍,卻發現假期短期開設的都是些英文班、作文班、書畫班,“以前兒子也上過兩次,感覺千篇一律學不到什么東西。”
唯一一家開設有“經濟學”課程的培訓機構,“幼兒MBA”課程面對的卻只是3-6歲的幼兒。但記者昨天探營發現,雖然“幼兒MBA”聽上去充滿商科色彩,但實際上在兩年兩萬元的完整課程中,經濟學課程只占用了總課時的十二分之一,也是用玩游戲的方式,教小朋友怎么物物交換、市場調查、等價交換等。
銀行搶占“少兒理財”服務
與杜女士相反,也有不少家長認為“沒必要那么早讓孩子接觸殘酷的金錢社會”。但采訪中還是有不少專家表示,在全民理財意識覺醒的情況下,讓兒童從小就建立良好的理財觀,還是有助于健全人格的發展的,但就不是一定要上什么理財班,其實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機會給孩子灌輸理財觀念。
如銀行理財顧問童先生,從兒子念一年級的時候就教他玩自創的大富翁游戲,將游戲中的買房子、買地改成買黃金期貨、買個股,交易的貨幣也變成紙上記賬,如花10萬元買一檔個股,就要記在資產欄,要是賠錢,就要記在負債一欄,通過游戲訓練孩子資產與負債的觀念,讓孩子提早接觸基本的會計準則。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雖然目前廣州的培訓機構沒法滿足家長對孩子的財商教育需求,但不少外資銀行卻已爭相搶占“少兒理財”這一塊服務,方式大多是讓家長和孩子雙方各自開通賬戶,通過“捆綁”的形式,指導孩子進行初步的理財活動。國內一銀行也推出了兒童理財卡,以基金定投為主題,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資金收益,財富積累和增值過程,但就要求家長開卡時必須購買指定基金公司的產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