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砸錢毀孩子怪圈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12 08:35:07
近日,一位武漢網友在天涯論壇上發(fā)帖“曬”女兒初中三年的花費,稱女兒三年初中花掉了16.7萬元。不過,細看這份賬單,卻發(fā)現除了15000元擇校費以外,另有9萬是花在參加各種培訓班和夏令營上,其中新東方英語、荊楚數學等培訓班的費用就高達6萬。許多網友認為這位家長是自個花冤枉錢,怨不得別人。
從情感上說,相信天下父母為了孩子哪怕付出家庭的所有,都會覺得“值”,可憐天下父母心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就是中國人的“父母心”。這種帶著一定強制性的高標準教育期待,具體表現出來,是很響亮的兩個口號,一個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另一個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聽起來不錯,可是花了那么多的錢帶來的最大效益可能只是一點“分數”,所謂“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只是異化成了“一”,而不是真正的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與精神境界的提升。可以推想的是,家長花在有償培訓上的錢越多,孩子的自由空間就越小,孩子受到的壓抑就越深,孩子的身體、心理、心靈被扭曲的程度就越高。從這個角度來說,家長用了大筆的錢,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毀”孩子。
當然,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己很無辜,自己是“被逼”的,“別的孩子都去報班,我的孩子不去,學習成績就不如人家,就考不上好學校,上不了好大學”,這就是砸錢沖動的內在邏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句話說起來,豪情萬丈,甚至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感,卻不知道害了多少中國的孩子。
就算是真有一條統(tǒng)一的“起跑線”,也應該看清楚它的“終點線”在哪兒。教育消費的奢侈化與非理性化,骨子里是教育價值的功利化。本來,教育培養(yǎng)的目標應該是“人”——健康的、活潑的、自在的、充滿靈性的“人”。教育“起跑線”通向的終極目標應該是“真善美的人”。而現在家長一眼盯牢的“終點線”是“好大學”“好工作”,卻不顧及孩子的個性特點,好像人人都可以成為專家、明星、政治領袖等等。于是,“起跑線”也就被金錢墊得很高很高了。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生命價值與生活權利,不盲從,不攀比,理性地進行教育消費。而心靈自由才會有創(chuàng)新的活力。什么時候中國的家長呷著一壺茶,聽著一支樂曲,舒心隨意地與孩子談天說地,而不是關掉電視電腦,監(jiān)督孩子做作業(yè),那么,本真的教育價值觀也就回歸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