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培養(2)
來源:本站原創 2008-08-07 11:00:15
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滲透學法
為了擺正教與學的關系,真實地體現學生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為了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在參與中主動探索,學會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跟學生共同商討的教學形式,師生平等相處,引導學生去思考、解決問題,真正使學生在成為學習的主從。而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則表現在善于控制教學的雙邊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和思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獨創性,在學生充分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將教法轉化為學法,使學法教法配合默契,以取得較高的教學質量。
如教學“圓的面積”時,為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我從學生的知識特點出發,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操作實踐,探求規律,推出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時,我先用教具演示,將一個圓8等分,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然后組織學生參與操作,把一個圓16等分,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兩個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后者更近似于平行四邊形。接著引導學生想象,把一個圓32等分、62等分……當把圓無限等分時,就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最后讓學生將剛才16等分的兩個半圓收攏,并將其中一個半圓及半徑分別涂上紅色,再展開拼插。這樣學生很快發現了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長等于原來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等于原來圓的半徑,從而就很快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為:S=∏R2
這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熱情高,并能創設“想學、樂學、會學”的課堂情景。
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難,掌握學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學中,學生思維的源頭,就是在教師的鼓勵與引導下,對教學設計的題材提出問題,展開思維,并力求抓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問難,善于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并引導他們展開討論,在解疑的過程中掌握思維方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