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的幾種小游戲
來源:網絡 2008-05-07 18:13:49
孩子的數學啟蒙教育越早開始越好,如生活中的飲食、水果、用品,居家環境中的樓梯、格子地板等,都是教導孩子數學的好教材,只要你愿意做個教育的有心人,相信你也可以成為孩子的家庭數學“小”老師。
①擺雞蛋
三歲內的孩子,只要先建立其1到10的數字概念,即可。在教導孩子基本數學概念時,可借數的游戲來進行,如拿幾個雞蛋,教他一一放進蛋盒中,玩一一對應。除雞蛋外,小鈕扣、小豆豆、小方塊等物均可,只要孩子喜歡就好。
②認數字
運用買回來的數字卡,或親自制作數字卡,和孩子玩認數字、找數字的游戲。如果孩子不識字也無妨,你可以先舉起一張數字卡,然后要他找出和你相同的數字,先教會孩子認識數字的“長相”,再慢慢教他了解每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③倒水杯
孩子多半喜愛玩水。在孩子洗澡時,給他一些空罐、空杯,讓他玩舀水、盛水游戲,或在倒汽水、果汁時,試著給他不同大小的水杯,讓他在裝水、倒水過程中,使用不同大小的容器,感受量增減的變化。
④測家具
家中的空瓶、布尺、圓珠筆、梳子、吸管、湯匙等,任何有規格且“輕而易舉”的小東西,家長都可以拿來當“量尺”,讓孩子進行實物測量,讓孩子建立“量與實測”的概念;同時并教導孩子在沒有尺子時,也能應變地尋求其它度量替代物,為了提高孩子測量時的情趣,父母可于游戲間伴隨故事情節,如將量尺比喻為“魔棒”等。另外還需注意:較小的孩子所持用的量尺宜長些,以免量的次數過于頻繁,孩子算不清楚。
⑤堆積木
積木是幫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的最佳教材。如兩個三角形并成一個正方形,一個圓形拆成兩個半圓形,切割、合成的立體實例,讓孩子了解幾何圖形的形成、變化情形,而在孩子反復堆疊的游戲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日后建立“透視”的理念打下基礎。
⑥捏黏土
柔軟度高的黏土、陶土、面團、水餃皮等,可搓可揉,可任由孩子拿捏成形,無論是方、圓、長形,可變性大,且具為立體圖形,尤其還可以塑膠刀進行切割,建立孩子的等分概念。
⑦分水果
分類是邏輯推理一個很基本的概念。教導孩子分類,可從日常的水果做起,如將幾種水果放在同一個盤中,讓孩子以其大小、顏色、形狀、有無籽、是否要剝皮……等不同“屬性”進行分類。孩子的分類想法或許會比較多,父母沒必要硬要孩子以成人的標準來分類。
⑧配對兒
把幾雙花色、大小或形狀不同的襪子、手套,或任何成雙成對的東西,一只只分開,混在一起,再讓孩子找出相同的兩只進行配對。這個游戲不但可讓孩子輕松學習配對概念,或許還能幫大人做點家事呢!
⑨蓋圖印
透過孩子生活中粗淺所識的一些東西,和孩子玩蓋印游戲,如以青椒、蓮藕、楊桃等造型特殊的東西,切片后,沾上印泥(自制印泥,可以漿糊調以顏料,上覆蓋紗布即可),就可以蓋出許多奇形怪狀的可愛圖樣,讓孩子體會物體立體轉換成平面,形狀變化的多樣性。同理,瓶罐杯蓋等物,都可加以運用。
⑩做記錄
數學講究分析、歸納、統計,所以,循著孩子成長的脈絡,幫孩子做好學習記錄,亦是數學的重要課題之一。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