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學習總動員 五百家長上學堂
來源:荊楚網 2008-01-14 10:16:50
講座的題目是“如何提高兒童的學習能力”。國內資深兒童教育專家、教育部十一五重點課題――學生終身學習能力課題組負責人許薇老師,詳細分析了兒童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并為家長開出了“對癥藥方”;而專職研究兒童學習能力的薛學彬老師,用真實的案例,生動介紹了孩子學習能力缺乏的各種表現。
注意力不集中
典型個案:兒子上課心不在焉
一位母親叫苦:兒子讀二年級,上課老是走神,小動作特別多,表面上看在聽講,但是目光呆滯,神游四方。
專家支招:訓練聽覺視覺能力
許薇老師說,孩子上課走神,做事容易分心,可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進行訓練。
學習中有大量信息來自視覺,家長可用視覺協調追蹤訓練等方法提高孩子的視覺力。例如可在家讓孩子頭不動,用眼睛去追蹤移動的物體。
當孩子“3”和“8”不分,“又”和“叉”不分時,家長可列出不同的符號、不同形狀的物體,讓孩子辨別找差異。
薛學彬老師建議,想提高聽覺能力,家長要教孩子學會傾聽,鼓勵他把別人的談話復述下來;還可以嘗試將故事只講一半,讓孩子猜結果,并且在講故事中多發問,讓孩子回答。為了提高孩子聽力中的辨別力,可以讓他看電視節目,辨別不同動物發出的聲音,或者在鬧市中錄音讓孩子聽,辨別不同的事物。
學習動力不足
典型個案:女兒學習被動消極
一位父親說:女兒讀小學四年級,學習沒有主動性,總是習慣于家長的安排。每天的家庭作業必須在家長督促下才能完成,對孩子也責罰過,但是沒有效果。
專家支招:家長多引導少教導
薛學彬老師告訴這位家長,孩子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方式很重要,打、罵、責罰對孩子的成長毫無益處,只會在其心底埋下逆反的情緒,甚至種下仇恨的種子,家長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批評孩子要在私下,而表揚要在公開場合,為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
完成作業拖拉
典型個案:孩子做作業總要人陪
一位母親說,學校每天布置的作業不算很多,可10歲的兒子非要到十一二點才勉強把作業做完。另一位母親說,9歲的女兒作業經常做不完,而且非要家長陪伴,給她限定時間,她做不完就哭。
專家支招:循序漸進提高要求
許薇老師說,要先找出孩子做作業拖拉的具體原因,比如是不會做,還是作業太多、故意拖拉等等,再作出相應的輔導訓練方案。父母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一開始要求不要太高。
薛學彬老師建議,孩子做作業要人陪,家長可分三步走:第一個星期與孩子隔兩三米遠,可以搬個椅子坐在一邊看報或雜志;第二個星期距離孩子七八米遠,第三個星期家長可在另一個房間。家長多關注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主動性。
據悉,即日起至本周三,東方親子兒童教育中心將推出專家服務周,為兒童提供個性培養方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




